黃清生
為了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學校教學的質量,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我國全面推進。新課改的實行,對學校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其核心要求是必須要尊重學生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即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情是我們教師教學的依據和參照。因此,如何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體育學科作為學校教學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因為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長期處于一種不被重視的地位。同時,學生愛玩的天性和體育課堂上需要學習一些體育理論知識的枯燥使學生在體育課上積極性不高,尤其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于體育課和體育鍛煉越來越排斥,這也導致很多學生身體狀況較差,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成長和健康、全面地發展。新課改的實行要求我們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把學生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充分地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據此,激發學生興趣就成為很多體育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措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在體育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一、了解學生興趣,練好自身技能
我們教師要去了解學生的興趣,在從學生的興趣著手,來調動他們的興趣。在過去的教學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脫節,原因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教學是從教材出發而不是學生的實際,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興趣。
了解學生興趣,需要我們體育教師要走近學生、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興趣愛好,關注學生喜歡的上課模式,喜歡學習的內容……同時,我們體育教師也要力爭做學者型的教師,在教授學生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同時,也要多讀書,看看關于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特別是關于新課改的書籍,了解新課改的發展方向,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另外,體育教師要練好自身技能,關注學生的需要。這樣,我們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安排課堂教學模式、授課的方式方法等諸多方面都需要改進和提高。這對于我們體育教師來說是一大考驗,它需要我們教師要有不斷學習的進取心和事業心,不斷地加強自身的修養,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和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真正從學生興趣出發,上好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
二、改進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興趣
體育學科的教學目的,核心是為了學生健康的成長,同時掌握基本的、科學的體育鍛煉和運動的方法和技巧,其中學生的健康是第一目的。據此,我們在終生體育教育理論的認識學習的基礎上,不妨將這一終身目標按照各個教學時期的特點化分為一個有序、遞進的目標體系,在制定各個時期的工作目標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性別﹑生理﹑心理等相關的因素,在不斷增進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著重考慮在現有的文化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強體育文化教育和體育意識的培養,使體育課程在學生提高興趣中進行鍛煉成長。
三、激發體育需要,喚醒學生的興趣
教學中興趣最重要,那么,興趣是怎樣產生的?我認為體育興趣的產生來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間接的需要。所謂直接的體育需要是指學生被某項體育活動本身所吸引而想學習或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學生如果有了這種需要,就會對某項活動產生濃厚興趣,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而間接的體育需要是指通過讓學生充分認識練習的意義,使學生對學習體育的效果感到需要。這種間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說服教育下產生的,它的產生離不開學生平時的努力,學生有了這種需要,同樣會產生體育興趣。比如中長跑課,又單調又累,大多數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可是中長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學生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利于精力充沛地從事學習,情愿克服困難,進行中長跑鍛煉,這樣的體育需要就是一種兼間接的需要,因此說需要是學生產生體育興趣的基礎。
教學是一門藝術,為了完善這項藝術,我們教師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努力實踐,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不斷去進步,這樣才能做好這份神圣的工作。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