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群
現今的社會不僅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同時也是講究合作的社會,大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盟,小到個體與個體成員的聯合,這些都是合作的重要體現。同樣,在學校的教學與學習過程中,也并不僅僅只有競爭關系,合作學習對于促進學生獲取知識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也具有了重要的意義。
1. 合作學習的概述
合作學習最初是由美國引進過來的,它于二十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在美國的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是一項極富實效與創意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理論,不僅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對學生良好認知品質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很快發展成為了國際上最為主流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理論之一。首先,合作學習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即公平公正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鼓勵和支持、先進生幫助后進生的方式從而實現了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其次,合作學習有效培養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為在學生參與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動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從而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品質。再次,合作學習是一種基于學生樂于探究、主動參與和積極動手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不僅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教條化、模式化、靜態化以及單一化的教學弊端,而且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培養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2. 初中生物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
小組調查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小組進行合作性設計、小組討論、合作性探究等。如八年級下冊第24章中的第4節“家居環境與健康”,就可以采用小組調查的方法。小組人數一般為6人左右,選定一個小課題,通過課題任務的分割,把任務落實到每一位學生的身上,進行分工合作,然后開展調查,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報告,最后以小組的名義在全班進行展覽或介紹等等。
共同學習法。七年級下冊13章“疾病與預防”即可采用共同學習法。這一方法要求由大約5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通過共同的學習完成某個指定任務。主要以小組的名義上交作業,教師根據小組的成績高低及其他情況給予鼓勵或表揚。這種方法注重的是通過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的小組進行共同學習活動與討論,從而提高整個小組的成績。
交錯學習法。八年級下冊第23章“生態系統的概述”教學中,由4至6名學生組成小組,各個成員在任務、資源以及信息等各方面相互依賴。首先要把學習任務分割成為片段式的學習材料,然后把這些學習任務材料具體分配到每一位成員的手中。而各個小組中被分到同一任務材料的學生就可以組成一個小組進行討論與學習,直到完全掌握這些內容,再回歸原來的小組,針對這部分的內容對原來小組成員進行教學。而這種合作學習分方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理解與講解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組游戲競賽法。如“動物的生殖與發育”這一章,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競賽。通過選出特定的小組成員代表本小組,并由具有相似學業成績的學生組成參加競賽的代表。首先由老師進行課堂內容的講授,其次通過小組開展學習,再次進入教學競賽這一主要環節,最后由老師對競賽進行成績評定等。這一方法有利于同學之間相互教授、相互學習,讓所有學員對教師講授內容有一個更深入和全面的把握,從而通過每月一次或者是每周一次的知識競賽,讓具有相同學業水平的同學代表本小組加入競賽,并通過每位小組成員積分的形式,進行最后的總分比賽。
3. 開展合作學習的生物課程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準備階段。學生可以通過預習提出疑難點,然后篩選這些重點和難點,最后對有關的結論進行推測或預計。
合作學習的實施階段。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表現式,即通常采用的是演講、表演、創造、展示、練習以及聯想的方式,有利于把個人的思考升華為全組共同的認識;討論式,通過被質疑的難題進行交流與反饋,并進行討論,小組代表發言,其他成員進一步補充,最后由小組組長對討論的內容進行歸納與總結,這一模式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檢查式,即在預習與復習階段檢查自己的缺漏。
合作學習的評價階段。最常用的評價方法就是集體評價,評價的內容應涵蓋學習的成果以及學習過程中選擇的方法等等。通過這種形式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