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忠潔
摘 要: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激發人樂于從事某項活動的基礎,積極主動鉆研某一事物的心理傾向。初中語文詩詞教學活動,既可引導學生欣賞優美的詩詞,不斷豐富學生的自身知識、提高其精神內涵,而且還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以及創造力的提高。本文將以以初中語文詩詞高效教學為例,對如何以趣入境走進詩意,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和認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詩詞教學;興趣;研究
據調查顯示,長期以來國內初中語文詩詞教學實踐中更多關注的是知識內容的灌輸以及審美教育的融入,對于詩詞教學中的學生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培養,很少有所涉及。在當前的新課標背景下,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從而實現想其意境與悟其詩意的教學目標。
一、興趣是高效課堂的最好催化劑
在新課標背景下,新課改要求要構建高效課堂,全面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的激發是基礎,也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所在,即興趣是高效課堂的最好催化劑。從本質上來講,興趣是人們傾向于某種活動、激發主動性的一種心理傾向。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的文學素養水平較低,對那些富有深刻含義、較為凝練的詩詞難以準確的理解和感知,因此也就很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激發和培養他們對詩詞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故事為導引,采用該種激發教學方法,對于實現高校課堂的構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李清照名作《醉花陰》一詞教學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將一些關于李清照的故事,以及該詩創作的意境和相關歷史背景,即李清照是宋代人,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親名為李格非,在其長期的影響下,自小李清照就精通琴棋書畫,而且其才思敏捷,喜歡讀書。十八歲時,李清照就嫁給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自此成雙成對、相敬如賓。然而,好景不長,兩年后其丈夫趙明誠被派到某縣城做官,自此夫妻天各一方,李清照倍感寂寞,每當月色皎潔的夜晚,她就獨坐高樓,默默地細數丈夫歸期,長期以往,李清照的身體逐漸消瘦、思緒萬千;在一個重陽佳節、菊花飄香的夜晚,回想起以往每年丈夫陪自己賞花的場景,神色凄然。于是,它便走到窗前,看著風中搖擺的菊花來回,聯想到了自己,揮筆寫下《醉花陰》,以表思念之情。當講完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后,相信學生們的注意力都會被吸引過來,這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主要表現形式,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內心的熱情,而且還能挖掘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由此可見,只要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構建高效課堂也就邁出了第一步,興趣這一高效課堂構建的良好催化劑,應當充分發揮起作用。
二、以趣入境和其他方法的結合
初中語文詩詞教學過程中,因教材內容所限,不可能全部收錄各名家名篇,而且教學方法也不能只是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模式,因此應當以趣入境,與其他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即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靈活機動,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基于此,筆者建議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并在此過程中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通過親身感受,加深學生對詩詞的認識。比如辛棄疾的《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教學過程中,可向學生簡單的介紹一下辛棄疾的生平,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事先收集好相關資料,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感悟該詞的內涵。具體教學方法是,每一組派一名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對該詞的朗讀、肢體語言的運用,將辛棄疾出生于淪陷已久的北方,目睹漢人在女真人統治下的屈辱、痛苦狀演出來,并對其青少年時立下恢復中原一家報國雪恥的偉大志向進行演繹和詮釋。通過這一教學形式,可以使學生對該詞的創作時代背景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辛棄疾的個人形象、志向,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在角色扮演過程中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及學習熱情,對于構建高效課堂,具有非常重大的促進作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過程中,以趣入境與其他方法的結合目標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尊重和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這樣才能以趣入境,構建高效課堂。
三、以趣入境可以借助的手段
初中語文詩詞教學過程中,以趣入境、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標的要求,除應加強思想重視和教學模式創新外,還應當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課堂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初中語文詩詞教學實踐中,受自身綜合素質的影響,很多學生對詩詞的創作意境和時代背景缺乏準確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學習難度非常的大。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建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引入現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比如多媒體技術,將原本抽象、深刻的詩詞內容進行具體化,配合相關的圖片、音樂以及視頻動畫,可幫助學生準確掌握該詩詞的內容、內涵,那種環境文化意境對學生的影響和激發,是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匹及的。比如,賈島名作《題李凝幽居》教學過程中,可將對該詩推敲過程作為大的知識背景,通過多媒體的形式播放一些相關資料,多角度、多層次的去引導學習,幫助他們盡快進入詩詞的意境;詩歌背景介紹過程中,可將一詩人背對學生、面朝樹木的圖片,展示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的畫面為學生詮釋什么是“推敲”;內容講解過程中,將荒園、池塘以及樹木等意象性圖片一一展示給學生,幫助他們感受“閑居少鄰先,草徑入荒原。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意境。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制作有趣的動畫、圖片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這對于輔助教學和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吟詩作詞雖不是當前文學的發展主流,但不可否認的是但凡高品質的文學作品,都具有幾分詩詞素質。因此,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過程中,應當以趣入境,培養學生的情操和想象力、創造力。
參考文獻:
[1]王術井.初中語文詩詞教學設計——以趣入境知詩意[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09).
[2]劉宇.初中語文古代詩詞教學芻議[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4).
[3]徐玉水.暢游詩詞海洋濺起趣味浪花——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J].學生之友(初中版)上,2012(05).
[4]張培芳.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之"三趣"教學法[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