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玲
摘 要:數學對于學生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從古至今數學在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有著自己獨特固有的教學模式,因此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模式的實施則會有一定的難度。本文主要就是簡單的分析下數學新課改后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數學;新課改;全面發展;模式
2001年7月是我國發布了關于數學教育的綱領性文件。確定了未來十年的教育目標,確定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如何能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呢,這就是目前學校所思考的問題。
一、新課改下學生發展的幾方面
關于如何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個問題,各個學校、各個學科都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切入點。因為數學的邏輯性、抽象性及基礎性的獨特特點,使在新課改后的全面發展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就要對新課改的數學進行深入剖析。
(一)新課改的和諧全面發展
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就意味著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改后,在數學的教學中應該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及能力適應性等來促使學生全面的發展。新課標下的數學正走向全面的均衡化、多元化、全面化的一個方向。首先在設計課程上就要設計的全面化,要融入多方面因素,例如,數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等。其次,是在課程的內容上也要全面設計,既要讓學生的生活就社會現實相結合,也要強調數學的理論知識及社會發展。最后,對于課程的要求不僅要根據數學的重點來確立目標,也要根據數學的特點,將特點與目標相結合,最后得出一個過程目標,在得到數學知識的同時也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
(二)學生的主體性發展
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更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學與傳統的數學教學不相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按照自己的傳統模式按照科學體系來進行教學的。而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學更多則是關注學生,更重視學生的感受與經驗。課程的內容一般都會由教師精心的安排。新課改后的教學內容更加的便于教師的教學,使學生的邏輯思考更加的全面。
傳統的數學教學內容只是注重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卻忽視了學生的解題思路與解題內容,使學生往往在做過一道題后只知道答案,對題的內容卻是一知半解。因此,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學就是不只要考慮到數學教學的特點,同時也要注意數學內容的實際性,并且從學生的思路及理解上來提升學生的發展。
(三)學生自主性發展
自主性是只一個人在活動中對于自己的一種支配,包括時間、權利、能力等等。它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人對于活動的對象、活動過程的支配與控制權利,這是相對于外部來說的獨立的權利。二是:個人對自身行為的支配、調節和控制能力。具有自主能力的人就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支配自己,會更明確自己的目標,對自己會做出更明確的判定與評價,從而來約束控制自己,最終獲得全面的發展。
(四)學生個性發展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大多是以課程書本為主,而新課改后的教學模式則是以培養學生為主。這樣就要從學生的個性出發,將學生的能力與教學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數學、掌握數學、最終將數學更好的運用在生活中,更好的全面發展。
二、如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
任何新事物都要相應的做出新的評價體系,只有更好的認識自身并做出正確的評價才能夠更好的使事物得以發展。新課改后的數學教育就提倡建立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來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標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就是說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全部過程都要進行評價,納入評價體系。在評價中,教師應該明確評價并不是為了證明、評比學生的成績地位,而是要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狀況,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全面發展。
(二)依靠技術改變學習方式
現今社會,是個信息時代,高科技的運用更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現代工具的運用能更好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現代工具的運用不僅能夠簡化學生學習過程的繁瑣,同時也能夠使枯燥無味的數學算式題更加的具有趣味性。讓學生通過對工具的使用,從中獲得動手、動腦的能力,將學生的潛力與創造性挖掘出來。數學新課標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三)提高教師的能力
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學不只對學生提出了要求,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師要有把握全書的能力,課改后的教學課本及重點難點必然與課改前有所不同,因此教師應提前做好備課,把握好教學的整體方向。不僅要在教學能力上有所進步,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方面都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其次,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學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的創造力,舉一反三。因此對教師的開發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要更加靈活的運用知識來開發更多的知識,并傳授給學生。最后是教師的探索性與指導能力。一個好的教師是要能夠很好的指引學生方向。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學更多的注重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性,所以就需要教師能夠更好的探索知識并正確的指引學生。
(四)加強教學管理
新課后的數學教學要想使學生更全面的發展,不只要完成以上的三點,同時也要加強教學的管理。首先,在教學力度上要加強,加強數學教學的管理。其次,也要在師資力量上加強管理對教師做好培養。第三,是要培養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教師,讓他們成為教師隊伍的帶頭人。第四,要培養一些優秀的“特長生”,注重“特長生”的特長發展并培養其特長的發展。最后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教師能夠放棄固有的習慣模式,真正的接受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學模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后的數學教學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傳統的數學教學思想與模式早已根深蒂固在教師與學生的思想中。要想真正的摒棄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在學校提供的新環境下,逐步的適應新課標數學,最終使學生能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清明.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幾點看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0).
[2]潘善浪.新課改讓數學課堂教學散發魅力[J].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2013(11).
[3]彭景報.如何才能避免數學教學的極端化[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21).
[4]金鳳娥.淺談如何組織中學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C版,2011(11).
[5]魏銀俠.數學教學藝術初探[J].學周刊C版,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