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斌
摘 要:小學語文是各科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習各科知識必備的第一知識。通過教學實踐,探索了幾條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索
小學語文是各科教學的基礎,小學生學習各科知識必需的第一知識就是語文知識,小學語文的知識水平直接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很多學生因為語文功底較淺導致在數、理、化學科有偏科現象。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升各科的教學質量,先要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進行了如下思考。
一、創設合理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提供給學生一些機會讓其進行自主探究,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一種發現、探索的需要。因此,在語文課堂中,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讓其在動手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從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設置一種合理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強烈欲望,并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增強語文的應用意識。教師要成為課堂問題情境的創設者,就要引導問題的生成、組織問題研究、指導問題解決,要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研究動機,使學生積極思考,自主獨立地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其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語文教師要時刻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有更大的進步與提升。(1)要多和其他語文教師進行溝通,通過交流不但能夠吸取別的老師的優點,也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并隨時解決問題。(2)給一些讓學生提建議的機會。教師的思想理念只有與學生達成一致,才能夠順利地進行教學。(3)要多給孩子一些回答問題的機會,也可以提供一些讓學生自己提問的機會。通過師生互動實現雙方的共同進步,還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些較簡單的問題來考驗學生,再使教學層層深入,在教學過程中不但使學生發現自身的學習問題,還能使教師發現自身在教學方面的不足。
三、用教學語言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一切活動的基礎是語言,有了語言,人類才能正常進行交流與溝通。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面對新的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掌握教學的語言,使課堂教學富有藝術性。教學語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其重要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得更為明顯,教學語言對孩子來講是非常好的啟發、教育的工具。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根據其教學內容的特點,而富有感染性和藝術性,更優美、更凝練,這樣能夠使學生對語言有自己的品味和感受。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成功與否與課堂教學語言有很大的關系,教師經常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的語言,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語言為媒介的教學方法往往使示范更加形象、易懂,學生領悟與模仿起來就更容易,感染力強并且恰當地運用語言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作用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教授給學生基本的知識技能外,還要善于運用評價語言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對每個學生都要認真對待。因為小學生的心靈比較脆弱,經常批評一個學生就會打消他的積極性,而經常使用鼓勵性的話語可以使學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教師的語言可以使一個學生變得學習有興趣、有目標,滿懷自信、樂觀,這是對學生學習非常好的促進方法。此外,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不是幫助孩子個別輔導功課,而是要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了解到學好語文的好處,并充分了解語文學科。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科沒有太多困難,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就會獲得良好的語文成績。
五、加強課外閱讀訓練
語文教學的關鍵是閱讀,而僅僅靠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良好閱讀能力的培養還需要課外閱讀做補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將課內與課外閱讀相結合,這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語文教學本身的要求。首先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課外閱讀的條件,比如,可以在班級設置一個讀書角,每個學生都可以放書進去,也可以隨時找自己喜愛的書來閱讀。此外,還可以給班級訂閱一些報紙雜志,方便學生擴大閱讀面。最后,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所讀所想記錄下來,分享與自身成長有利的書籍,這樣每個人的感受大家都可以得到分享、交流,大家都可以獲得共同的進步,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總而言之,學校教育的生命是教學質量,它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標志,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學質量的追求也將不斷增高。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應時刻感受到自身責任的重大,要時刻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并在實踐中努力探索,積極付諸行動。
參考文獻:
[1]俞瑞康.小學創新教育[M].上海:上海科普出版社,2009.
[2]羅慕農.淺談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方法交流,2011.
(作者單位 貴州省獨山縣基長鎮水巖村水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