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標
摘 要:模擬情境的教學模式是在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實際情況下提出的,活用處理教材的同時也使得體育思維動作融合起來,提升了教學效果。提出了目前小學體育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體育模擬情境教學模式的內容,并對具體的實施策略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體育;模擬情境;教學模式
當前小學體育教學走進了方法單一、組織僵化的胡同,嚴重阻礙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使小學教育萎靡不振。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初期,其身心各機能還不完善,尤其是神經系統還不成熟,他們認知傾向往往呈現情緒化,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約束能力差,缺乏持久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從小學生身體發育狀況和認知規律出發,設置符合學生認知和發展的情境教學方案,即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通過設置相關的故事情節、場地器材和情感氛圍,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情趣,從而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基本活動能力,使得體育教學更為生動。基于這方面的考慮,本文提出了目前小學體育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體育模擬情境教學模式的內容,并對具體的實施策略進行了總結。
一、小學體育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
1.情境創設虛假
小學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有許多虛假或形式性的表現,例如,單純依靠多媒體課件進行情境創設,或者是游戲情境偏離教學主題而導致喧賓奪主,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投入到積極的體育訓練之中。而學生不能自然投入到情境之中,也就使得課堂效果不夠理想。
2.情境創設形式化
小學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過于情境化,許多教師甚至表現出“為了情境創設而創設”的思想,一談到情境創設就是通過課件來創設,似乎做課件就是為了創設情境。這種心理的影響使得體育教師雖然設計了情境內容,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
二、模擬情境模式的提出和實施
1.模擬情境模式簡析
模擬情境模式是在原有的情境教學模式中融入“模擬”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通過設計特定的場景、人物、事件,讓學生扮演情景角色,使學員在高度仿真情境中獲取體育理論知識和動作能力提高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隊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創設軍隊訓練的教學情境,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模擬“軍人”的職責,開展隊列訓練。也就是說,情境模擬教學法是指學生扮演某一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以此激發興趣投入到體育訓練之中。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常見的體育教學法有著較大的不同。常見的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基本理論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和辯論。而情境模擬教學法是設計出逼真的場景,學生要根據情境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完成了教學任務。
2.模擬情境模式實施
(1)網絡分解示范
小學體育過程中許多動作的完成都需要教師的示范,對于教師的示范必須要做到兩點:(1)要標準漂亮,這樣才能夠保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擁有這種能力的心理需求;(2)要細致準確,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模仿,細化動作,擁有體育技術。但在實際過程中,教師示范內容過快,學生很難理解。而網絡技術能夠模擬教師的示范,動作優美的同時能夠分解動作,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身體動作形象,達到最佳效果。例如,“前滾翻”技術教學過程中,從低、蹬、團、前滾空間感較難掌握出發,讓學生通過網絡分解動作,反復觀察,小組討論“如何將自身團成一個球向前滾”,通過抓住時機“低頭”“蹬腳”“團身”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為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技術動作提供和創造了中介。
(2)動物活動模擬
體育運動的仿生學自古有之,教師要善于運用這種內容的模擬。小學生喜歡小動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音樂設備等創設動物園活動場景,運用動作模仿創設情境,即把各種派生的角色,通過形象的動作表現出來。如象行、馬奔、兔跳、鳥飛以及人物的舉止形態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動。如學習立定跳遠,采用“袋鼠跳”的形式,突出雙腳起跳,雙腳落地,協調用力的動作特點。例如,模仿青蛙跳,還有根據側跨跳模仿蝴蝶在花叢中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的動作。再如,講示“兔跳”時,讓學生去聯想森林中的草地上有許多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的在吃草,有的在玩耍,讓大家把小兔蹦跳時的動作模仿下來。這些都是提示學生表現能力、運動能力的優秀教學手段。
(3)自然情境游戲
小學生向往大自然,也更喜歡自然靈動、自主活躍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創設自然情境游戲。例如,做高抬腿跑時,讓學生想一想上坡騎自行車時的腿部動作;在培養跑的沖刺能力時,可創設“追逐跑”或“抓特務”等小游戲進行;在跳躍練習時,可創設通過“雷區”;投擲練習時,可創設“炸碉堡,填炮彈”。當然,這種游戲的創設不同于傳統的體育游戲內容,情境的創設要更為自然生動,而不是生硬地讓學生硬性感知。首先,教師要利用音像設備創設情境,能達到“可意會,可想見”就行。只有感受真切,才能把學生帶入情境。其次,教師要調動學生情感,利用豐富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投入到游戲活動的真實感受之中。另外,教師要順應兒童的思路,憑借他們的想象,引導他們盡可能拓展情境的廣度與深度,鼓勵學生想象。
三、模擬情境教學模式的優勢
1.思維動作融合
模擬情境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能夠讓學生的自主運動思維與動作練習融合起來。學生思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而把思維能力培養作為教學的一個內容和任務融合在體育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傳統體育教學教師教、學生學,反反復復的訓練使得學生表面上是學會了,但是這種體育教學沒有建立聽覺與動覺的通道,因此,造成了只能做動作,而不能邊喊口令邊做動作的情況,使腦中動作的形象思維與身體表達沒有形成有效的協調統一。而模擬情境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完成了任務,自然記憶更為深刻,甚至體育動作已經成了小學生的基本技能,這種思維模式完全融合在人的整個感知與思維的意識之中。
2.活用處理教材
模擬情境教學能夠更好地實現活用教材的要求,“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是師生發展的平臺”。要求教師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用教材促進學生發展,教會學生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基于這種認識,模擬情境教學對教材中體育運動的內容進行情境任務設計,讓學生模擬其中的角色,這種教學方式使得教材的內容變得更為有趣,教學活動的創編出乎學生的意料,好奇心被激發,他們“蠢蠢欲動”,或許會想:“我能做好嗎?我一定會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同時又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能認真地去完成這一個活動。
上文是筆者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對如何借助體育模擬情境提高課堂效率的討論與研究。總之,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接觸的是抽象的技術動作,僅憑教師的講解示范或輔助單調的手勢,教學枯燥無味,難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而模擬情境的教學模式是在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實際情況下提出的,活用處理教材的同時也使得體育思維動作融合起來,提升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黎彩虹.“情境教學法”模式的探索與應用[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1(02).
[2]王志亞.情境教學在體育課中應[J].吉林教育,2012(05).
[3]張闞鵬.關于小學體育課情境教學的幾點體會[J].小學教學參考,2011(30).
[4]黃燕.小學體育課運用情境教學模式中創設情境的途徑[J].華章,2010(32).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