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提高
摘 要:在現代社會,英語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在國際交流中愈加突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法具有輔助、信息反饋和調動等功能,科學地、合理地、藝術地運用游戲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學習興趣;原則
游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運用,大家并不感到陌生。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語言交際情境,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一、課堂游戲的意義和原則
1.課堂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國《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明確規定: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要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起初步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游戲成為教育的手段是一種必然,新綱要也提出小學英語教育應以游戲為基礎活動。
2.課堂游戲應遵循的原則
游戲對一堂生動的課堂教學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作為教學重要輔助手段的課堂游戲也必須依照四個原則來進行開展,即引導性原則、實用性原則、針對性原則、互動性原則。
(1)引導性原則
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的目的,是利用游戲手段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2)實用性原則
并非所有的人對課堂游戲都有足夠的認識,因此設計和應用游戲要注意它的實用性,不具實用性的游戲只會是純粹的娛樂活動,一旦使用過多,將會對今后的教學產生不利的影響。
(3)針對性原則
要想在課堂游戲開展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須在游戲設計和應用時具有針對性。
(4)互動性原則
互動分為無效互動和有效互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只是手段,而“學”才是目的,把課堂教學內容同豐富的教學形式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
目標。
二、課堂游戲的設計和應用
1.分類
俗語常言:“對癥下藥。”根據不同的課題,應用不同的游戲。
2.課堂游戲設計
(1)定義教學目標
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針對具體教學目標,結合特定教學內容,遵循一定的游戲規則,采取有趣好玩的形式,組織全體學生進行語言操練和語言交際活動。
(2)了解學生的特點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愛表演,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設計的活動要貼近小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3)制訂游戲規則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游戲的玩法與規則是游戲能玩起來的前提,因此教師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游戲規則要講究方法。
(4)確定游戲的過程和步驟
教師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全體學生都成為游戲的主體。
(5)確定游戲參加者需要學習的知識和可能遇到的問題
在游戲過程中,小學生往往由于過度興奮和對游戲規則的不熟悉而產生一些“混亂”的情況,教師要善于觀察全局,采用表揚法來鼓勵學生有序而有規則地進行游戲。
3.如何巧妙地設計與應用
如何巧妙地設計與應用游戲呢?以一個教學為例,根據教學目標及課題重點、難點,即方位詞up,down,right,left,我給他們玩游戲:
游戲名稱:Pin a...on a face(eyes,nose,mouse,ears)
游戲功能:掌握四個方位詞。
游戲玩法:在黑板上畫一個只有頭發的臉,請四組學生,每組派一個代表到黑板前,用布蒙住他的眼睛,讓他畫(例如,第一組的代表畫眼睛)。臺下的學生用“up,down,right,left”四個詞匯告訴他該怎么做,并且只能用英語表達方位詞。“up up...right right...”當那位學生代表把眼睛畫錯,在其他學生的共同幫助下,最終找到眼睛的正確位置。
趣味性:讓學生樂于開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把英語與游戲結合起來,體現了“玩中學”“學中樂”的教學思想,又會讓學生體會到團結協作給他們帶來的成果。
知識性:學生在共同努力的同時,多處重復“up,down,right,
left”這四個方位詞,使其牢固掌握。整堂課遵循了課堂教學中引導性、實用性、針對性及互動性原則,不但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好,也為下一堂課打下了基礎。
三、游戲教學的注意事項
1.類型搭配與時間安排
兒童的天性愛玩、愛動,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游戲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知識,但是小學生學習英語不可能時刻融入語言環境中,提高其語言能力。
2.趣味性和競爭性
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教師設計的教學游戲還應具有新穎性和競爭性,使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變得生動活潑。
3.規則明確
教師作為游戲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在游戲前應把游戲的規
則、要求和注意事項向學生介紹清楚,避免學生在不明確游戲規則和要求的情況下無所適從。
游戲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形式。結合學生的身心規律特征,在英語課上適當地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達到傳遞信息或鞏固、操練、復習所學內容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們強調游戲教學方法的精髓是愉快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英語。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師院附屬豐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