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 本研究將趣味運動會器材應用于中學魚躍前滾翻教學中,探究趣味運動會器材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對運用趣味運動會器材是否有助于提高中學魚躍前滾翻教學,克服恐懼心理、激發學生對魚躍前滾翻的學習興趣、發揮潛在的學習能力,提高中學魚躍前滾翻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趣味運動會;魚躍前滾翻;體育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9-0069-02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實驗法中的等組法,根據本研究的目的與要求,在山東大學附屬中學選取初中的兩個教學班做6節課的對比教學實驗。同一教師、在相同的教學條件、教學時數、教學內容和測試評價方法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實驗組巧妙地運用趣味運動會器材來輔助魚躍前滾翻的教學,比較兩組的教學效果。
實驗時間:2013年上半學期中期6次課。本研究以山大附中初中兩個教學班的60名學生(分別為1班和2班,每班15男15女隨機抽取),兩個教學班的學生為教學實驗研究對象,兩個教學班中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確定學生所在的班級,1班為實驗組(運用趣味運動會器材輔助),2班為對照組(運用傳統教學方式)。其中對照組和實驗組每個班有30名學生,均為15個男生15個女生組成。
二、實驗設計
1.魚躍前滾翻技術教學與評價
魚躍前滾翻是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技術環節包括:站立-半蹲-蹬地-騰空-撐地-屈臂低頭-屈膝團身-抱腿-直立。①重點:魚躍騰空有一定的高度和遠度。②難點:掌握屈臂緩沖與低頭團身的時機。
“魚躍前滾翻(男)、遠撐前滾翻(女)”這個運動項目根據課標的要求符合初一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可以發展學生的靈敏、柔韌、協調等身體素質,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培養自尊、自信、勇敢等精神。結合生活實際,掌握此技能會更好的保護自己,減少受傷機會。
為較好的評價傳統教學和趣味運動會輔助器材在魚躍前滾翻教學中的作用,本單元所采取的評價方式是運用評價卡片,對每一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力求給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和結果上都有客觀公正的評價。評價內容有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每課技術學習技評共三項。評價時按照五分制進行打分,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進行總評。分別對傳統組和對照組的學習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對比評價。
2.趣味運動器材輔助魚躍前滾翻教學實驗設計
(1)實驗內容與過程
本實驗6次課時中,傳統教學和實驗組教學的主要內容相同(都是魚躍前滾翻技術),不同的是趣味運動會器材在實驗組的魚躍前滾翻教學中運用了“充氣式軟式魚躍障礙”。兩種教學具體包括以下幾個部分:①導入與準備階段;②展開與學習階段;③恢復身心階段。教學步驟如下:實驗前測試C11(C12-實驗組)→課時1(運用趣味運動會器材輔助魚躍前滾翻的教學)→......訓練課6(運用趣味運動會器材輔助魚躍前滾翻的教學)→實驗后測試C21(C22)。得出結果分別記為:C11、C12、C21、C22;S1=C21-C11、S2=C22-C12,分析C11、C12、C21、C22進而比較S1、S2,S2-S1等,得出相關結論。
(2)實驗注意事項
①實驗開始階段教師應當以整體示范和講解為主,訓練中間則要強化細節,練習結束階段也要以整體動作為主,總體是總-分-總的結構。②每節訓練課前要有完整的示范和講解。③教師講解的時間不宜過長,多給學生練習的時間,熟練動作盡快形成自動化。④要提供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⑤教師要有簡潔明了、高度概括的語言或者套語幫助糾正動作。⑥動作學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慢到快,由練習動作到實際運用。
三、應用分析
1.應用技評分析
在實驗前、后我們分別對兩組學生的魚躍前滾翻技術進行了測試,并根據上述評價標準將測試結果分為優秀:4~5分;良好:3~4分;及格:2~3分和不及格:≤2分,對四個部分研究,繪制成表格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對照研究趣味器材輔助同傳統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表1、圖2)。
分析圖1、圖2可知,藍線要比紅線陡峭(圖1紅線的斜率明顯小于藍線)。也就是說,在同樣的時間內用趣味運動會器材在中學魚躍前滾翻教學中輔助教學成績的提升速度要遠遠大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這說明在魚躍前滾翻學習階段,趣味運動會器材的運用同傳統教學法相比較都能更快的穩步提高中學魚躍前滾翻教學和學習效果,進而提高魚躍前滾翻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結合表1和圖1、圖2我們可以看到,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男生、女生技術評價平均成績得分為:1.4-1.1分和1.3~1.1分(滿分5分制),二者相差不大,都是處于不及格檔次。經過趣味運動會器材教學實驗后,實驗組男、女平均成績為4.6~4.4分,進步了3.2~3.3分,平均技術評價男女處于優秀檔次;對照組對應成績為4.1~3.9分,只進步了2.8~2.8分,平均水平處于良好檔次,實驗組比對照組平均高出約0.5分。也就是說,經過趣味運動會器材教學實驗,實驗組的學生平均成績從不及格檔次上升到優秀水平,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從實驗前的不及格檔次僅上升到良好檔次。因此,無論是在進步的幅度和速度上,還是從技評的最終結果看,趣味運動會器材教學實驗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能提高中學魚躍前滾翻教學的成績。以上數據說明采用趣味運動會器材教學的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
2.學生態度和情意表現分析
從圖3中可以看出:實驗過程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男生、女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意表現平均水平不同,相差較大。經過6學時的趣味運動會器材輔助教學,實驗組男生、女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意表現平均水平遠遠好于對照組,均處于4-5分——優秀檔次水平。而對照組男生、女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意表現平均水平則相對較差,僅處于良好檔次。綜合圖2走勢不難發現,通過趣味運動會器材輔助教學,實驗組的學生學習態度和情意表現明顯優于對照組,表現為教和學的過程更積極、主動。
四、結論和建議
1.結論
(1)趣味運動器材在中學魚躍前滾翻教學中的應用,教學效率優于傳統教學
同傳統教學相比較,學生通過趣味運動器材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積極性更高,實驗組成績提高的速度相對于傳統教學要快,各水平的學生都進步較快,學生掌握技術時間縮短。
(2)趣味運動器材的應用,學生情意表現和學習態度優于傳統教學
趣味運動器材能克服學生恐懼心理,并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不斷地自我掌握前滾翻技術,并能實際運用。最大程度的誘導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可較好地解決前滾翻教學枯燥無味和學生心理恐懼等現象,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2.建議
(1)趣味運動器材運用是中學生前滾翻教學的重要補充和輔助手段,但不可過度強調,將太多的時間用于趣味運動器材而忽視了傳統教學方法的練習。
(2)根據學生特點將趣味運動器材運用同其他教學方法靈活結合,將趣味運動器材運用到實際訓練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黃漢升.體育科學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課程教材研究所.體育與健康(7-9年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秉德.教學論北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