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源
【摘 要】班集體的自身力量就是班級的凝聚力,只要有了這種凝聚力,就會陶冶每個學生的思想性格、作風品行,促使班級每個成員全面發展。做為班主任教師就必須以增強班級凝聚力、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教育引導學生成才為班主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關鍵詞】增強 班級 凝聚力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集體的自身的力量就是班級的凝聚力,有了這種凝聚力,就會陶冶每個學生的思想性格、作風品行,帶動班級每個成員前進。班級團結凝聚力的形成、增強和保持,都要求班主任教師做大量的、細致的工作,這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作中的靈魂。
一、培養班干部,形成核心力量
在一個集體中,領導核心作用是非常關鍵和十分重要的。一個班集體只要擁有一支能力強、素質高,且能團結同學、熱心為集體服務的班干部隊伍,那這個班集體的凝聚力就十分強大,班風班貌就一定格外良好。因此,培養一支綜合素質良好的班干部隊伍,形成班集體核心力量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關鍵。班主任老師要大膽地放手使用小干部。這樣不但可以使小干部們經受鍛煉,增長才干,而且還可以使自己從繁忙瑣碎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有相對較多的時間去研究教學、鉆研業務。要通過活動,鍛煉班干部能力,提升他們的威望。一是要經常召集班干部會議,一起分析研究班級狀況,制定工作計劃,讓他們了解班級工作的總目標和每項工作的具體目標,集思廣益,找出完成這些工作的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采用哪些方法,檢查時應注意的哪些問題,如何去對待,怎樣總結、評比、考核等。比如開主題班會,先是按照班級工作計劃的要求,確定班會的主題,然后一起討論開會的方式、方法,預期目的等問題。讓班干部自己籌備、主持、總結主題班會。此外,在班級實行輪流值日班長制度。這樣既可以減輕班長的負擔,也可以使同學們在受到鍛煉、增長才干的同時,體會到當班長的難處。這樣同學們就會自覺遵守規章制度,進一步增強集體觀念。二是要以辦板報為契機,激勵學生進步。班級黑板報(學習園地)是班級自主的宣傳陣地,班主任教師要完完全全的交給學生自主布置。因為,辦好黑板報(學習園地)更能提高同學們的熱情,體現班級風貌。筆者就是堅持每月讓班干部自主組織、同學廣泛參與,布置一期黑板報(學習園地),以此來激勵同學們熱愛勞動、熱愛學習、熱愛集體、熱愛生活。并且利用黑板報(學習園地)的一小部分空間來及時表揚和批評班級發生的事情。三是開展豐富多采的課外活動。要經常靈活多樣的開展“演講賽”、“歌詠比賽”、“講故事比賽”“知識競賽”、“書畫成果展”、“體育比賽”等多種文體活動。以組織這些活動來鍛煉班級干部,陶冶學生情操,增強集體觀念,提高班級的凝聚力。
二、培養良好的班風、學風
培養學生尊師愛友、勤奮學習、關心集體、遵守紀律、艱苦樸素、熱愛勞動、講究衛生、積極鍛煉的優秀作風和良好習慣,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和發展。
一是要進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確立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提倡團結友愛,講文明禮貌。首先制定出班級管理辦法,再要求同學們定出自我教育計劃,然后召開主題班會《我的理想》進行討論,明辨是非。最后再修改自己的計劃,形成書面材料,用以約束平時的行動。
二是要狠抓學習風氣,進行對學習目的、學習態度的教育,促進每個學生學習的提高。學生要以學為主,抓學習的過程,也同時是對學生的教育過程。在班集體中,要選樹幾個不怕困難、學習刻苦、肯動腦筋、講究學習方法的優秀學生做為全班同學學習的榜樣,通過對榜樣的學習宣傳,使同學養成一種“比、趕、超”榜樣的學習風氣。努力通過“比、趕、超”使后進變為先進,后進變成先進的榜樣更會給大家帶來希望,帶來勇氣,還會使一些喪失信心的同學重新振奮起來,加入刻苦學習的行列。
三是要樹立正確的集體輿論并發揮其力量。有很多學生在說理教育的感召下,開始改正的不良行為,并逐步養成習慣。但是,這種認識、行為和習慣,還是不夠鞏固,而且反映在每個學生身上也是參差不齊的,因此,在表揚先進的同時,批評缺點錯誤,打擊歪風邪氣,讓積極的思想和行為得到鼓勵和發揚,并逐漸在班集體中占據優勢地位,讓錯誤的言論和行動受到批評和制止,這種集體輿論的作用的正確發揮)對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用新的奮斗目標吸引和鼓舞學生,促進班級凝聚力的鞏固和發展
班級凝聚力的鞏固和發展,是以有班集體成員共同的奮斗目標為前提的。在某一階段由于大家擁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它可以使學生明確方向,促進其對集體的熱愛;反之,則不但不能促進班集體的團結,還有可能破壞班級的團結。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要在不同的階段,向同學們明確提出班級的總奮斗目標以及各項工作的具體目標,要求同學們結合這個目標調整自己確立的奮斗目標,這樣在新時期新的條件下提出新的奮斗目標,以新目標吸引和鼓舞學生。并且教育他們:只有經過不懈努力奮斗,才可以實現確立的奮斗目標。指導幫助他們圍繞奮斗目標訂出計劃,根據計劃開展活動,最終達到預期目的,使全體學生看到共同奮斗的成果,然后再引導大家奔向新的目標。這樣班級的團結凝聚力就會更加鞏固和發展。
參考資料:
[1]馬卡連柯《我的教育經驗中的若干結論》
[2]《教育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學生心理》(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