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忠敏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趣味性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擺在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就此問題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語文教學;趣味性;興趣;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趣味性教學能引起學生
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欲望,能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離開趣味性,語文教育將蒙上一層灰色色彩,失去藝術的魅力,生活將缺少活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趣味性教學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開展呢?
一、營造良好的趣味性課堂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重的時期,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因此要創設良好的趣味性課堂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首先,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多媒體技術擁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圖片、視頻、動畫、音頻等調動學生多個感官,引起學生的興趣,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比如,在學習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在屏幕上出現廬山、瀑布、日出、白霧等圖片,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廬山瀑布下的畫面,進而理解熟悉詩句,而且還拓展了思維。其次,可以進行角色扮演。比如,在講《狼來了》這篇課文時,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個學生演放羊娃,一群學生演農夫,有的演羊和狼,讓學生自由發揮,在角色中找到樂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溝通,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且也能讓學生在扮演中學會一定的道理:人不能一而
再、再而三的撒謊,不然就沒有人會相信你,最后造成嚴重的后果。總之,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興趣引領學生進行學習。
二、采取多樣化的趣味性教學方式
傳統的語文教學一般局限在課堂上,內容比較死板,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要不斷豐富趣味性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趣味中享受學習。
1.重視朗讀
朗讀是開展有效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朗讀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適當地進行朗讀,比如說,詩歌朗誦《長歌行》《早發白帝城》《美麗的彩虹》等,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暢游世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
2.以游戲帶動學習
小學生正是好動愛玩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采用游戲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上,可以進行知識搶答比賽,比如說,高興的反義詞是什么?讓學生舉手發言,回答正確給一朵小紅花,回答錯誤讓學生背首詩或者是學青蛙叫之類。也可以進行你畫我猜、成語接龍等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取一定的知識。此外,教師在進行游戲設計時,要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也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游戲,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
三、凸顯學生主體,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
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首先,在課堂中多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多開口,積極開動腦筋。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和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來執行。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作業設計,從選題、分析、解題、評價等整個過程都以學生為主體。最后,要拓展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必讀書目,比如,《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十萬個為什么》等,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外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突出趣味性,讓學生在興趣中獲得知識,不斷提升自我。
參考文獻:
[1]曹紅霞.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趣味性教學[J].讀寫算,2013(14).
[2]李裕鼎.以趣為眼,談小學語文教學[J].考試周刊,2010(22).
(作者單位 貴州省興仁縣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