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羽
摘 要: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與任務,要求教師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在教學注重“教”與“玩”的結合。小學生不論在身體素質、接受能力,還是在成才需求方面,都需要教師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實際,量身訂制合適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有效
小學體育課教學的目的與任務,是全面鍛煉身體,促進正常的生長發育,讓學生初步掌握體育知識,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統一的軍訓式的體育鍛煉,雖然會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卻讓孩子失去了樂趣,從而對體育課產生畏懼;而“放羊式”的任由學生玩耍,是根本達不到體育課的教學目的的。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
一、將傳統游戲融入教學中
傳統游戲中包含著很多體育鍛煉在里面,如滾鐵環,可以鍛煉平衡性,協調性和速度;丟沙包,可以鍛煉反應能力、注意力等。在體育課時,將這些游戲結合教學目的,進行融合,設計出符合教學實際的游戲,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對實現教學目標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針對教學需要,開發利用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內容,發展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對適合教學需要的內容,就可以直接引入,如,滾鐵環、打陀螺、踢毽子等;對一些基本適合教學需要的內容,可以在改編以后再運用,如,跳竹竿等。將這些內容引進課堂,一方面可以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
二、將情境教學融入教學中
情境教學對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環境中去,讓學生入境動情,從而更加注意學習的內容,調動他們學習鍛煉的積極性。情境教學引入到教學中,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如,在隊列練習時,教師首先主動向學生提問,“你們看過國慶50周年閱兵式嗎?”并引導學生積極模仿解放軍的形象,雄赳赳、氣昂昂,精神飽滿地進行隊伍訓練,表現在“站如松,行似風”的良好靜態和動態的神韻。又如,在教學學生小跑步的練習中,教師用“馬蹄在快跑中的落地”來形象地啟發誘導學生跑時要“腳腕柔和趴地,頻率快而輕松”,使學生很快地理解小步跑的技術過程,從而掌握小跑步的動作要領。
三、將合作競爭融入教學中
“學會合作”已經成為現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質。在小學體育鍛煉中,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內容。在教學時,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方式進行鍛煉,讓組員與組員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如,在進行小學生體操教學時,先由教師統一講授動作要領,然后由各小組進行單獨練習,組員之間互相指導,共同訓練。然后在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對做得好的小組給予表揚與鼓勵,對做得不好的小組幫助他們找到不足的地方,對他們進行加強訓練,促進他們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也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四、將素質教育融入教學中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內在素質和外在的素質。內在素質主要是人對世界、環境、人生的看法和意義,包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也就是一個人的對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為人的“心態”。外在素質就是一個人具有的能力、行為、所取得的成就等。體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素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體育課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健康的身體,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教師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勇敢、果斷、機智、頑強的意志,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培養他們團結互助、熱愛集體、遵守規則的良好品質,促進他們形成不以勝利而驕傲,不以失敗而氣餒,敢于前進,勇于拼搏,不畏艱難的品質。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目的,不斷地在實際工作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創新教育方法,尋找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為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克.淺談傳統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作用.魅力中國,2010(5).
[2]張明勝.小學體育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新課程學習:上,2011(03).
[3]張鈺鑫.淺析學校體育教育對素質教育發展的作用.成功:教育,2008(04).
[4]嚴琤華.論“合作競爭”模式在小學體育教育中的運用.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1(02).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新營子鎮第二小學)
編輯 卞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