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夕珍
摘 要:結合實際,簡要談談作文教學中應讓學生立足生活,注重積累。
關鍵詞:語文;作文教學;立足生活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健康,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怎樣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筆者認為,作文教學應讓學生立足生活,注重積累。
一、留心生活,學會觀察
語文教師要引導孩子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捕捉生活的精彩片段,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記錄下來,處處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正如葉圣陶所說:“處處留心皆文章,用飽蘸感情的文筆,將普通的生活小事寫得字字含情,我們就不會再內心空白行文枯燥了,對生活和習作也就有了激情和熱情?!碑斎晃覀冞€要教會學生具體的觀察方法,既要學會有順序地觀察,還要學會抓住重點觀察,善于發現事物的特點。另外,在觀察時展開想象,豐富觀察的內容,如果學生留心生活,學會觀察,那么,作文就不會是無米之炊了,就會有豐富的內容可寫。
二、感受生活,激發欲望
1.開展活動,豐富素材
實踐是認識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讓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積累寫作素材。
我經常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因為游戲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愉悅的世界,是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形式,將游戲活動與作文結合起來,讓學生玩了寫,寫了玩,學生有了自己獨特的真實的體驗,實際上是把歡樂和童趣帶進了作文。
2.整合課程,挖掘資源
各學科之間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在其他學科中進行適當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不但能增強學生對本學科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還能體驗到其中的樂趣,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和需求,學生有了一吐為快的愉快 體驗,老師再作適當的引導,學生習作時就會得心應手。所以直觀形象的美術手工制作、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激動人心的體育活動,都是學生所喜歡的,并且這些又都可以成為學生豐富的習作資源。事實上,大多數學生寫起這類事情來,常常是洋洋灑灑,下筆如有神。
三、廣泛閱讀,注重積累
寫好作文必須有大量的閱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優秀的文學作品,如名人傳記,以及科普讀物,都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在認真閱讀的過程中,既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認識,陶冶了心靈,也積累了精妙的語言,感悟了獨特的表達方法。豐厚的語言積累必將轉化為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達到說則妙語連珠,寫則文思泉涌的境地。語言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積淀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把讀過的書籍或文章中的優美詞語、精彩片段、動人故事、閃光的思想都記到自己的采蜜本上,記在自己的腦海里,長此以往,學生一定能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厚積而薄發。
四、讀寫結合,培養興趣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文本資源,抓住文本的特色之處,以此為依托,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安排、語言特色等方面進行模仿遷移,進行合理的隨文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犊鬃佑未骸返诙」澝鑼懥算羲优系拿匀舜荷瑯O富藝術魅力。教學時,我指導學生用心讀,學生徜徉在文本中,體會到了語言的精彩,感悟到了構思的巧妙。我趁機提出了仿寫要求:“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母親不僅有飄逸的秀發,明亮的眸子,還有許多其他的部位,同學們,你們能接著仿寫幾句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將自己內在的語言和寫作方法表達了出來: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巍峨的高山是她不屈的脊梁,綿綿的春雨是她辛勤的汗水,美麗的花園是她漂亮的裙子,清澈的河水是她甘甜的乳汁。這樣的讀寫結合訓練使學生運用語言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用心琢磨,積極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增加體驗,在閱讀中學會感悟,學會積累,學以致用,我們就一定能引領學生信心十足地邁進習作的樂園。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常勝小學)
編輯 白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