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磊
一、外幣交易的核算程序
外幣交易的記賬方法有外幣統賬制和外幣分賬制兩種。外幣統賬制是指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時,即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外幣分賬制是指企業在日常核算時分別幣種記賬,資產負債表日,分別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調整:貨幣性項目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非貨幣性項目按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絕大多數企業采用外幣統賬制,只有銀行等少數金融企業由于外幣交易頻繁,涉及外幣幣種較多,可以采用分賬制記賬方法進行日常核算。
本節主要介紹外幣統賬制下的賬戶設置及其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
(一)賬戶設置
外幣統賬制方法下,對外幣交易的核算不單獨設置科目,對外幣交易金額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差額可在“財務費用”科目下設置二級科目“匯兌差額”反映。該科目借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失,貸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收益。期末余額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后一般無余額。
(二)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
企業發生外幣交易時,其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為:
第一,將外幣金額按照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登記有關賬戶;在登記有關記賬本位幣賬戶的同時,按照外幣金額登記相應的外幣賬戶。
第二,期末,將所有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余額,按照期末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并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相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差額”科目。
第三,結算外幣貨幣性項目時,將其外幣結算金額按照當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并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相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差額”科目。
二、即期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一)即期匯率的選擇
匯率是指兩種貨幣相兌換的比率,是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單位所表示的價格。我們通常在銀行見到的匯率有三種表示方式:買入價、賣出價和中間價。買入價指銀行買入其他貨幣的價格,賣出價指銀行出售其他貨幣的價格,中間價是銀行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價,銀行的賣出價一般高于買入價,以獲取其中的差價。
(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在匯率變動不大時,為簡化核算,企業在外幣交易日或外幣報表的某些項目進行折算時,也可以選擇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是“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通常是指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等。加權平均匯率需要采用外幣交易的外幣金額作為權重進行計算。
三、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外幣是企業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外幣交易是指企業發生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包括:(1)買入或者賣出以外幣計價的商品或者勞務;例如: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的國內A公司向國外B公司銷售商品,貨款以美元結算;A公司購買S公司發行的H股股票,A公司從境外以美元購買固定資產或生產用原材料等。(2)借入或者借出外幣資金;例如,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的甲公司從中國銀行借入歐元、經批準向海外發行美元債券等。(3)其他以外幣計價或者結算的交易。指除上述(一)、(二)外,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計價或結算的其他交易。例如接受外幣現金捐贈等。
(一)初始確認
企業發生外幣交易的,應在初始確認時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這里的即期匯率可以是外匯牌價的買入價或賣出價,也可以是中間價,在與銀行不進行貨幣兌換的情況下,一般以中間價作為即期匯率。
(二)期末調整或計算
期末,企業應當分別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1.貨幣性項目
貨幣性項目是企業持有的貨幣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貨幣性項目分為貨幣性資產和貨幣性負債,貨幣性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貨幣性負債包括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等。
期末或結算貨幣性項目時,應以當日即期匯率折算外幣貨幣性項目,該項目因當日即期匯率不同于該項目初始入賬時或前一期末即期匯率而產生的匯率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2.非貨幣性項目
非貨幣性項目是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如:存貨、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基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1)對于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已在交易發生日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
(2)對于以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的存貨,如果其可變現凈值以外幣確定,則在確定存貨的期未價值時,應先將可變現凈值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再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
例 P上市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20×7年11月2日,從英國W公司采購國內市場尚無的A商品10 000件,每件價格為1 000英鎊,當日即期匯率為1英鎊=15元人民幣。20×7年12月31日,尚有1 000件A商品未銷售出去,國內市場仍無A商品供應,A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降至900英鎊。12月31日的即期匯率是1英鎊=15.5元人民幣。假定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
本例中,由于存貨在資產負債表日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因此,在以外幣購入存貨并且該存貨在資產負債表日獲得可變現凈值以外幣反映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時應當考慮匯率變動的影響。因此,該公司應作為會計分錄如下:
11月2日,購入A商品:
(3)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貨幣性項目,如果期末的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則應當先將該外幣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記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