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人”是企業文化建設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文化的創造者,也是企業文化的最終執行者。如何做好新形勢下企業員工管理文化建設,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促進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是當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近年來,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硬集團)在企業員工管理文化建設上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一、打造共同愿景是企業員工管理文化建設的切入點
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一五”期間建設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國內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科研、經營和出口基地,被湖南省認定為“十大標志性工程”企業。公司本部現有員工5339人,其中經營管理人員(含營銷人員)738人,工程技術人員614人(研發人員87人),技師136人,高級技師16人,各占員工總數的14%、12%、3%、05%。人員結構復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要把全體員工的意識和行為統一起來,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切入點和聚焦點。打造共同愿景就是株硬集團的切入點和聚焦點。
他們通過各種宣傳、教育,引導員工樹立“大河滿則小河溢”的思想,使員工真正意識到企業與員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使員工從內心里響應、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同時,教育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責任感。
一是切實提高領導認識。株硬集團要求各級領導從政治高度認識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個領導不僅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倡導者,更是企業文化的先進代表,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員工做出表率,成為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的代言人。
二是深入開展宣傳教育。首先他們結合CI、BI宣傳,對內增強員工的自豪感和企業凝聚力,對外使企業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他們通過宣傳櫥窗、《鉆石報》、電視臺等媒介,對員工灌輸“追求過硬、進取無限”“以心為本”等企業文化理念。在日常辦公中廣泛使用企業標志,如在宣傳櫥窗、辦公用品上都印有公司的徽標。規范員工日常行為規范。其次突出企業特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線,以打造學習型組織為契機,通過對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的宣傳報道,讓全體員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通過形勢教育、專題報告、座談會、調查問卷等形式,讓員工了解企業,理解企業,也讓企業知道員工們在想些什么,從而形成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與認同。
二、以人為本是企業員工管理文化建設的精髓
盤活企業,首先盤活人。按海爾的說法,如果每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每個人都一個太平洋,都是一座喜馬拉雅山,要多大有多大,要多深有多深,要多高有多高。首先要對得起人,人才能對得起企業。株硬集團以人為本,一切以人為中心,把人當作主題,當作目的,在企業內部營造了一種尊重人、信任人、關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圍,讓每個員工都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充滿理想色彩的偉大事業,使管理的藝術和心靈的需求更加和諧、完美地統一起來。
提高員工凝聚力的第一步是給予員工當家作主的感覺。只有這樣,員工才有自我表現的動力。為了給員工創造“自我設計”、“自我表現”的機制,株硬集團從三方面著手:
一是打造員工晉升通道。將企業的大環境與個人發展的小環境相結合,為員工策劃職業生涯。株硬集團分別從工藝、技術、設備、生產、管理五條線打造員工的晉升通道。先后制訂、完善技術專家、技術能手、工藝師、設備專家、管理專家的評定、考核動態運行機制,確保各類人才上升通道暢通,實現人才的職業生涯設計與公司發展的有機統一;這些制度的出臺和實施使每個員工都能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積極自愿地、富有責任感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二是加強員工技能培訓。一流的工藝、一流的產品,離不開一流的技術工人。隨著集團公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一批新項目逐一上馬,一批老生產系統正著手改造,新工藝、新設備的引進對技術工人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株硬集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制訂了《各生產崗位作業指導書》,堅持員工持證上崗。深入開展崗位技術競賽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壓制工、燒結工、磨工等各類工種的競賽。這些活動的開展,既滿足了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的要求,也滿足了員工自身發展的需要。
三是滿足員工“個人榮譽感”。積極開展先進工作者標兵、崗位明星評比等活動,通過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在公司顯要位置開辟專欄。這些舉措,使員工深切感受到自己作為企業主人翁所帶來的充分肯定和認可,滿足了“個人榮譽感”,堅定了自己對企業的忠誠度。
通過員工管理文化的建設,提高了員工隊伍素質,促進了企業經營文化建設。用文化力激活生產力,增強凝聚力、執行力,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