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瑜
一、前言
在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體系中,較為特殊的一類應該是外觀設計,它是相間在作品與發明之間。作為一種發明,它可以受到專利法的保護;作為某種美學思想的表述,它可以受到版權法的保護。怎樣會構成平面設計中的侵權呢?現在許多網站有各種設計圖案素材提供給大家使用,比如攝影師的拍攝作品設計師的設計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也緊隨其后。其中平面設計市場更以幾何級數在膨脹。在數量和速度以及質量的雙重要求下,不乏部分設計工作者放棄基本的職業操守,對概念、圖形,圖像等設計的元素大量的"借用"他人作品,以更快更多地獲取經濟利益。同時互聯網的發展使這種"借用"變的異常容易。
二、國內外學者的觀點
1、簡而言之,外觀設計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而商標就是商標法保護的對象,兩者看來似乎沒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但在事實上,二者之間也存在些許共同之處。外觀設計是由幾何圖像和各種色彩結合構成的,商標往往還有文字的參入。至少,二者在構成上都有形狀和圖案等要素。區別相同和不同生產者生產的商品主要是靠商標區分,指示商品的來源,既然平面設計中外觀設計與商標設計有相似之處,因此,當產品表現出外觀設計的識別性和指示性時,就應當受到商標法的保護。美國的司法實踐中將商品標記劃分為四類:任意性或奇異性標記;指示性標記;描述性標記,地理標記等,可識別性和可受保護性從強到弱依次排列。商品和外觀設計具有了可識別性才能獲得知識產權法的保護。通用標記,不具有識別性,因而不受保護。
2、缺少了形狀的要素是我們在商標構成上的缺陷。中國商標法對商標構成的規定是商標由文字、圖形或其結合構成。這樣,中國商標法就無法對立體商標進行保護,形式和實質上都只對平面商標進行保護。與此相類似,在外觀設計的商標權保護上,如果所涉及的平面外面設計具有可識別性,其所有人就可以獲得商標法的保護和尋求商標注冊如果所涉及的外觀設計是立體外觀設計,即使該設計具有很強的識別性或獲得了第二含義,其所有人也不能申請商標注冊和獲得商標法的保護。
三、實踐中相關平面設計侵權的種類
1、未經允許使用馳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外觀設計或者使用該馳名或者知名商品相似的名稱、外觀設計造成和其他知名商品相混淆,使消費者誤認為該商品是某知名商品屬于法律禁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知識產權法依其法定條件和程序通過授權來保護專利人的專利權或者專用權,這就使得未經授權的智力成果權,技術秘密全,未注冊商標權被排除在知識產權法的保護范圍之類。
2、違反保護他人的法律,或者故意違背善良風俗等,都是我們所講相關侵權責任法所保護的民事范圍,應當認定為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民事利益保護范圍。因為任何非原創或經過作者同意使用的圖片,商業應用都是不允許的!其實在國內,沒有檢查標準。作為設計工作者就應該更加嚴厲要求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職業修養尊重他人設計成果。另外,如果兩個平面設計作品很相似,但都是獨創的,在有據說明情況下是不構成侵權行為的。
四、杜絕平面設計中侵權的實用方法
1、我們所講的外觀設計,是指在包裝上附加的圖案、色彩、文字及其排列組合來美化包裝等。應當包括兩類,分別是平面外觀設計的和立體的產品外觀設計。這樣,不管是立體商標設計還是平面設計,就可以因為他具有可識別性而獲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如果實用素材制作是小公司的宣傳冊或短期小范圍海報等等,計算實用也不會構成侵權。如果你要將素材使用到比如大公園門票,知名品牌的宣傳資料等地方,最好不要直接引用。你“借用”的圖文能給自己帶來商業價值就很容易引起侵權。
2、為保護平面設計作品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優秀平面設計作品的創作及傳播,深圳市日前制定出臺了《深圳市平面設計作品版權保護辦法》(后面簡稱《辦法》),為眾多平面設計師撐起一把知識產權“保護傘”。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平面設計作品版權保護的法規法律。平面設計的創意表達也就是平面設計的實質部分也是受到《辦法》保護的。
3、無論專利的申請、授權和糾紛處理中,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糾紛中是產品外觀設計還是商品包裝設計。專利法及其有關法規所面對的保護對象是產品的外觀設計;反之如果則應當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及其有關法規。該商品并不知名或者該名稱,包裝,裝潢等外觀設計并非特有,均不能認為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