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玉芳
摘要:本文從培養英語聽力開始談起,說到運用多媒體教學陶冶學生的情操,最后以鍛煉寫作能力結尾。
關鍵詞:高中學生;英語;聽寫
一、培養聽力
語言方面的學習中,聽是先鋒官。記得我在少年時期,曾遇到一位中年音樂家,他對我說過一句話,讓我刻骨銘心。在談論唱歌的時候,我說,我五音不全,唱不好。可是他糾正我說:“你不是五音不全,而是聽力不全。確切地說,你是在聽方面沒有下工夫。”因此在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我非常注意這一點,我嚴格要求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聽的重要性,雖然英語和音樂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我發現,我把我的經歷告訴了學生以后,引起了很多學生的注意,聽是基礎,是學習語言的先決條件,沒有聽,說就必然力不從心。學習英語首先要過聽這一關,在一節課當中,我盡量全部用英語教學,給學生聽到英語的機會,讓他們產生學習語言的優良環境,在傾聽中,所有學過的英語知識都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課堂上學生完全置身于一種良好的英語環境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課堂上的教學幽默風趣,其樂融融,讓學生不僅能夠聽懂,而且非常愿意聽,聽完之后感覺效果非常好,并且都能逐步地掌握聽的技巧。亞歷山大(L.G.Alexander)說:“掌握一種語言的技巧,首先是聽懂,聽懂的比重占90%,能聽懂你才覺得舒服,聽不懂就覺得不自在。”此言極是。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陶冶情操注重德育
任何學科的教育都離不開德育,英語亦復如此,教師在英語學習中進行德育要采取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精神的升華,方法得當,水到渠成;比如,高一(下)Necklace授課時,我使用多媒體放映necklace的視頻,Mathilde是舞會上的明星人物,青春年華,迷人的外表,娉婷風姿,態驕意滿,風光無限,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后來,Mathilde的人生發生轉變,讓學生大吃一驚,多年的艱苦勞動,Mathilde的形象完全地轉變,她的生活苦不堪言,很多學生陷入沉思。我抓緊時機引導學生說:“A life many people to pay the price;Greedy so many people lose a life of freedom.”(莽撞讓很多人付出生命的代價;貪心讓很多人失去一生的自由)將來走向社會,要腳踏實地,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切勿愛慕短暫的虛榮,貪圖享受葬送一生的前程。
三、鍛煉寫作能力
高三學生學習英語也算是“十年寒窗”了,我對他們的英語寫作有如下要求:閱讀了一篇文章之后,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如果能夠進行形式的轉換則好上加好,比如說閱讀了一個故事用詩的形式表現,讀一本小說,對它進行縮寫,或者能夠寫一篇文約義豐的讀書筆記;看到一張漫畫之后,能夠看圖說話。對學生的要求要有一定的高度,讓他們能寫出語意連貫且結構完整的文章。我對學生進行過閱讀古詩詞后用英文描述的實驗,我先強調認真地閱讀原作,其次,要讓學生學會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對古代詩詞進行完整、優美的描述,如果能夠用英語寫成現代的詩歌更好。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通過多種方式的嘗試,他們的英語寫作水平有了大的提高,當然要想達到這一點還需要下苦工夫,古人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習就必須有這樣的精神,不僅僅要充分地利用課堂的時間,還要在課下不斷地學習,長此以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要講求方法,注重聽寫方面的能力培養,還要教給學生如何做人,把他們培養成新一代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