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揚
摘 要:校長是學校之魂。新形勢下,校長應是具有一校之長的風范角色,具有過硬業務本領的專家角色,具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的師表角色,具有綜合素質的管理者角色,具有現代人才策略的伯樂角色。
關鍵詞:校長;角色;風范;專家;師表;管理;伯樂
校長是學校之魂,校長在學校所呈現的角色對學校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校長是學校行政負責人,是法人代表,是學校的最高決策者;也有人認為校長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是學校工作的管理者。我認為,新形勢下的校長角色應多樣化。那么,新形勢下校長究竟應具有哪些角色呢?
一、具有一校之長的風范角色
作為校長,要時刻想到自己是學校的縮影,要“在其位,謀其政”。既要對黨和國家負責,又要對師生和家長負責。
良好的校長風范體現在:(1)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在任何政治風波和社會潮流面前,都能站穩腳跟,掌正舵,明辨是非,認清真、善、美與假、丑、惡。(2)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有終生從事教育事業的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3)能全面理解國家教育方針,確立素質教育的質量觀、人才觀,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具有過硬業務本領的專家角色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想成為一位好校長,那么首先就得成為一名好教師。”這就要求校長是教育工作的內行。北大、清華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也告訴我們:校長應該是專家。
校長的專家角色主要表現為:(1)校長必須是某一學科或某一領域的專家,就中小學校來說,校長就是某一學科教育教學專家。這要求校長有真才實學、成果豐碩,享有較高的社會聲望,是教育教學的行家里手,對教育教學有“發言權”。(2)校長必須是“大教育”專家,即校長具有對學校各學科的教育教學進行批評、評價、指導、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學術性權威,而不僅僅是行政性權威。(3)校長還必須是教育管理專家,掌握教育教學的原則、規律,熟悉教育教學法規,懂得教育教學的心理學,能遵照教育教學規律和教育教學法規來科學管理學校。
三、具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的師表角色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些都說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校長的思想品德修養對形成優良的學校集體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校長的師表角色要求:(1)校長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新形勢下,校長應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潔身自好,時刻用政紀、法規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使自己有較強的政策水平,做到校務公開、財務透明、勤儉節約、公私分明,使自己成為廉政與行風建設的模范。(2)校長對教育事業有執著的愛,對辦好學校有高度的責任感。校長要時刻想到自己肩負崇高的歷史使命,必須深入教育教學實際,勤于實踐,努力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必須腳踏實地,做好一些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3)校長應有開朗樂觀的健全人格,飽含情感的火熱心腸,既往不咎的寬大胸懷,能謙虛地傾聽他人意見,與人坦誠和諧相處,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實事求是又勇于創新,敢于負責又能當機立斷。
四、具有綜合素質的管理者角色
校長是學校的行政首腦,其管理工作涉及校內校外的方方面面,這對校長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校長的管理者角色主要表現為:(1)校長應善于創新。美國學校在選任校長時,強調將“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上較傾向于新的變化”作為一條重要標準。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要不墨守成規,善于準確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大膽地提出創新設想,善于運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育實踐,引領教師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以具有探索性的教育科研來促進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培養出全面發展而具個性的人才。(2)校長的思維應具有前瞻性。現代中小學管理實踐中,要求校長須具有戰略眼光,善于展望未來,并把現實放到未來的發展中去考慮。能明辨是非,善于排除干擾,在紛繁復雜的信息面前及時做出科學決斷。要具有冷靜的頭腦,能舉重若輕,善于創造條件、等待時機,以虛懷若谷的豁達態度,從容應對遇到的一切困難和問題。能夠有效整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從容應對各方面的挑戰。正確地認識和處理學校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學校和受教育者自身發展的關系,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把握教育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從而高瞻遠矚地把握教育的方向和目標。(3)校長應是學校對外的公關者。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型的社會,辦學也具開放性。這就要求校長還是一位公關專家。辦學條件的改善,協調學校與上下左右的關系等需要校長強化公關意識與實踐,銘記“感人心者,莫過于情”,重視情感交流,做到適時溝通。校長進行公關的目的是傳播與溝通信息、協調關系、廣泛聯系并尋求支持、教育師生、提高辦學效益,而不是為個人編織“關系網”,因而校長要有出于公心的職業道德,堅持原則和政策,既有廣交朋友的熱忱,又有駕馭各種情況的本領,成為一個“外交家”。
五、具有現代人才策略的伯樂角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已成全社會的共識。然而,現代學校實施的教育必須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實施,一代高素質新人的培養,離不開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贏得教師才能贏得21世紀的教育”。這就要求校長在人才策略上能知人善任、合理使用,用中培養、整體優化。
校長的伯樂角色要求:(1)要能慧眼識英才,善于發現“千里馬”。校長用人時,要克服首因效應、光環效應、定式效應等負面影響,堅持全面地看人、歷史地看人、發展地看人。(2)要熱心育英才,校長不僅要善于發現“千里馬”,還要善于培養“千里馬”,要強化教科研意識,重視引進激勵機制,把教師群體建設成“學習型組織”。(3)要有用人之道。“千里馬”的鑒識、培養,其目的在于使用,要拒入“知恩圖報”“積怨報復”“任人唯親”“用弱棄強”等用人誤區,為教師的發展提供平臺,使其在合適的崗位上大展才華,實現人生價值。
作為校長,應有這樣的辦學愿景:學生快樂,教師幸福。校長的不同角色就在這素質教育的實踐過程中閃光!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