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東
摘要:現代社會中,教育問題也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然而在教學中,思想政治課則一直被學生認為是一門學起來乏味無趣,考起來又錯綜復雜的一門學科。所以,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引發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教師就應該切實聯系實際生活中的經驗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求知欲,而后引領學生進入到思想政治學習的氛圍中,充分引導他們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并給予相應的解答。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應該密切聯系實際生活來豐富自身的經驗,積極創設各種教學情景,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政治;聯系實際;情境創設;教學質量
思想政治學科的內容在大部分學生眼中往往是知識繁瑣、脫離實際、思想說教,始終不能完全地深入人心,學生不能真正地理解政治學科對我們思想教育的實際意義。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思想政治并領悟到其中的道理,教師就必須要用全新的理念與思維去探究怎樣才能構建一個有效的充滿趣味性的政治教學課堂,提高政治知識的吸引力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切實聯系實際、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與實效。
一、聯系生活與學生實際創設教學情境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中,其內容有很多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但是由于課本知識的局限性,使得課本知識與生活的實際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巧妙運用教學情景的創設來彌補這一不足。恰當的教學情景要密切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在課堂中走進生活,把學習新知識與生活體驗融入到一起,從而激起他們探究的思維,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調動起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如此才能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的氣氛,增強親和力,才能在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中取得好的成效,提高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聯系學生的自主參與創設教學情景
美國教育家彼得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運用表演、辯論、游戲、競賽、小組合作等不同的方式來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其中。同時教師在教學情境中,不僅要創設問題,還要鼓勵學生自主創設問題,要鼓勵他們去大膽猜想,大膽懷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親身實踐,在自己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去探討問題、尋求答案、領悟新的知識,提高他們主動探究與發現知識的能力,從而成為課堂中的主體。使他們更能理解、記憶書本上的知識,學習效果也會大大提高。
三、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創設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
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學習興趣的提高取決于對問題不停的探討與研究,提出一個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就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所以,教師應根據重難點知識創設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新問題的引導下,就會去主動思考,探求新知。教師創設問題的時候還要善于引導學生,開拓學生的思路與積極思考的能力,要將問題的重點提出來,明確地擺在學生的面前,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由此看來,創設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是激起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究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調動他們興奮點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為潛移默化教育學生創設形象的教學情境
思想政治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抽象性,這些抽象思維相對于現在長于形象思維的學生來說,既引發不了太大的興趣也難于掌握和理解。所以,教師在思想政治的教學課堂中就應該創設形象的教學情境,變抽象為具體,正確理解運用抽象思維,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然而現代教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則為創設形象情境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恰當、正確地運用多媒體,以精美的畫面來讓學生擺脫時空的局限性,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去感受,適時配上優美的旋律,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沖擊下,在可感可覺的形象情境中得到啟發,提高學習興趣,以便更好地學習課文的內容。
綜上所述,教師在政治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特點,積極并有針對性地創設教學情境,告別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在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求欲,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在教學情境中不斷地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沖動,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平,《情境創設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D],蘇州大學,2011
2.闞先鋒,《高中政治教學情境創設策略》[J],《廣西教育》,2012.38
3.張葉珍,《高中政治課教學情境有效創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4.張國軍、牟秀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情境創設的探究與運用》[J],文教資料,2011.15
5.邵明艷,《情境創設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2.68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