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嵐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要改變美術教學理念,巧妙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學會學習、學會創作、學會欣賞的新世紀人才,綜合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落實美術新課標理念。在教學時,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刺激學生各種感官,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打造高效的美術課堂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高效課堂;美術教學;創作能力;應用
隨著課程改革地不斷深入和發展,美術課堂教學改革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優勢作用,挖掘教材的深刻內涵,展示美術作品魅力,為學生的欣賞和創作提供更優質的學習資源和探究的平臺,尤其是美術特長生,我們更應著重培養他們的專業特長,利用多媒體展示繪畫技巧,著重培養特長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網絡視頻,給學生做好示范引路,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為他們將來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美術是一門藝術課程,美術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例談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全面提高教學效果,綜合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一、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美術教學中,巧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美術情境,使學生感受美術的深刻內涵,激發學生熱愛美術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的學習中,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教學中,我們為學生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科學選用教學手段,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打破常規思維習慣,引導學生進行發散訓練,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例如,我在設計《傲雪梅花》的教學時,本節課內容,由于很多學生沒有見過梅花,對梅花的印象只停留在電視或者是網絡里的印象中。根據這一特點,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系列的有關梅花的組圖和精彩的視頻。通過視頻欣賞,學生們解了梅花的生活習性,體會出梅花那種錚錚傲骨的精神,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能力,學生的想象閥門一下子被打開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于是,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梅花”。學生通過對梅花的形象特征、象征意義的分析,創作了許多別出心裁、獨具匠心、彰顯個性的梅花作品。
二、巧用多媒體解決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進入課堂不僅使教學更具靈活性、創作性,而且將帶來學習方式的轉變,它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變教學方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多媒體輔助美術課堂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優化教學結構,從而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練習。我們應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作用,將音畫作品、動畫、影像等課程資源整合到課堂上,進行生動直觀地展示,使那些靜態的素材轉化為動態的美,有效突破教學難點,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中國陶器藝術欣賞》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感受中國陶器的奧妙所在,我在網上找到陶瓷的故鄉簡介資料,以及彩陶《彩陶甕》等作品的精美實物圖畫,利用flash軟件做成動畫課件。課上展示給學生,伴著優雅的中國古典音樂,學生慢慢走進陶器的世界,體會中國陶器的博大精深,真是精美絕倫,贊嘆之聲不絕于耳,漸漸地開始關注陶器繪畫。這樣的美術欣賞課堂真正做到了寓教于美、美中育人,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大大優化了課堂教學環節,有效解決教學難點,提高了美術教學效果。
三、巧用多媒體進行繪畫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新課程理念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作用,但有人擔心教師過多的示范會禁錮學生的創作思維。優秀的教師作品、古今中外畫家的名作都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美術的本質,從而由衷地對這些優秀作品產生向往之情,這對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很重要的作用。這種教學方式要求教師的作品一定要高水準,給學生以啟迪,打開學生創作思維的大門。
例如,在《中國古代壁畫》的教學中,重點分析了《九色鹿本生》壁畫的精妙之處,無論是在構圖上、色彩上、線條上,還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等,通過多媒體逐一播放,讓學生體會作品的內在美,感悟美術的真諦。當然,美術創作不是憑空想象就可以實現的,它需要靈感,需要技能技巧的指導。在視頻欣賞時,教師要適當地給予解說或講解,尤其是對作品的創意要進行詳細的說明,通過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面對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要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為己任,緊緊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課堂教學做到與時俱進,巧妙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欣賞的新世紀人才。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將會對學生滿足未來社會要求打下堅實基礎,這也是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進行課題研究的永恒話題,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學生的美術基本功會越來越扎實,美術素養會越來越高。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