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建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的追求,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高效,學生學得愉快、高效。我個人認為,教學效果最優化,有較高的教學目標達成率;學生的思維積極,能做到身、心、神高效協調活動,以獨立學習、結對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高效學習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做課堂的主人,促進學生全面、個性、健康地發展,這就是高效的課堂。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我做了如下幾方面的思考和嘗試。
一、指導學生預習,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造堅實的基礎
預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能幫助學生提前消滅聽課中的“攔路虎”,還可以開拓思路,提高學生聽課水平,由此可見,預習環節對課堂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預習分為周預習和日預習兩種。周預習要求學生在雙休日不僅回顧和復習上一個星期所學的內容,同時還要針對下一星期要學的內容,通讀一遍教材,如果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必須借助工具書去嘗試著解決疑難問題。如果有不懂得或者特別難理解的內容,就用彩筆標出來,以便老師講課時特別注意,做到有的放矢。日預習指每次上課前的針對性預習,它類同于我們平時進行的預習,主要放在每天下午放學后進行。結合上一節課內容對下一課進行預習,并完成日預習學案和針對習題,使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一定把握。例如,《化學反應原理》第三章第二節的第二課時《鹽類的水解》,因為該內容是在“水溶液”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在預習該節課時可以兼顧復習“影響水的電離因素”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該節課知識。
二、優化課堂實驗,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造堅實的媒介
“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學科的基本特征決定了學科的學習特點,在實驗中探究,在體驗中學習,在探究中形成學科思想和學科方法,這無疑是新課程改革所追求的。而確立探究課題是實現有效探究、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的重要基礎之一。為此,我們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結合實際的案例探討圍繞化學課堂教學的本原性問題確立實驗探究課題的途徑。
三、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造堅實的途徑
思維品質是思維能力強弱的標志,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發展智力的突破點,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思維的邏輯性是指思考問題時,條理清楚,推理準確,有因有果,嚴格遵循邏輯規律。中學化學教材中許多內容是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好教材,只要教師在備課時,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學生逆向思維,持之以恒,就會收到奇妙的效果。
四、強化監督和管理機制,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造堅實的保障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生源素質不是太高,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投入進去,這樣一來,課堂教學效果一定不好,這樣的課堂和高效課堂相差較遠。所以,課堂上要保證每個學生都全程、高效參與,必須有監督、管理以及約束的機制。比如,在設計問題時采用分層次設計,以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盡量開展小組學習活動,利用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學習和研究小組,以保證每個學生都充分發揮和提高自己的才能。
總之,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學校推行“高效課堂”勢在必行,任重而道遠。高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我們應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教學特長,悉心研究,更多地思考、更多地關注,大膽實踐哪種教學模式適合我們自己的課堂。其實課堂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模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一定上升到固定模式的理論高度。
(作者單位 山東省鄄城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