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樂剛
摘 要:概念教學中采用恰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概念,引入形成過程,在建立表象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抽象、概括概念,實現概念的系統化、結構化。
關鍵詞:概念;教學;鞏固;創新
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概念,要根據不同類型概念的不同特征,選用不同的具體指導方法,采用恰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任務。下面談一談自己在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點滴體會和認識。
一、充分感知,發揮想象,培養創新意識
1.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
在概念教學的一開始,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有計劃地向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實物、掛圖等,引導學生從中觀察,必要時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充分接觸有關的對象,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為概念的形成做好鋪墊。如,教學“平行線”這一概念時,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察兩條直線的位置,如果延長每條直線的兩端會發生什么情況?學生猜出兩條直線會相交。用多媒體演示延長后兩條直線的關系,證實學生的猜想。讓學生觀察算草本的兩條豎線或兩條橫線無限延長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學生想象出算草本上兩條豎線或兩條橫線無限延長不會相交。教師引導:“對于這樣的兩條線段,無論怎樣延長也不會相交。”于是學生得到了平行線的表象。出示異面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想象無限延長會是什么情況。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平行線這一概念。在這節課想象幫助學生沖破現有的知識經驗的局限,建立了平行線的表象。愛因斯坦說:“想象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任何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想象,在概念教學中,教師只有經常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開闊視野,獨立思考,培養創新思維
在學生已經充分感知后,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使學生的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在抽象、概括概念時,有時可放手讓學生來完成。如,學習“質數和合數”時,先讓學生找出1~12這12個數中每個數所有的約數,再按約數個數分類,然后告訴學生哪一組是質數,哪一組是合數,最后讓學生概括出什么是質數、合數。學生回答:“只有兩個約數的數是質數;有兩個以上約數的數是合數。”學生這樣敘述教師應肯定,使學生認識到盡管自己的敘述和書上不完全一樣,但揭示了概念的本質。讓學生抽象、概括概念,教育學生樹立自信心,不迷信權威、不墨守成規,勇于標新立異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當然,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概括能力差,在抽象概括一個概念時會有錯誤或不完善的地方,這時我認真傾聽,不過早地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而是允許學生錯了可以重答,鼓勵學生自我完善,或其他同學補充,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即使有的學生能抽象概括出一個完整的概念我也不立即給予最高評價,最高評價會打擊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覺得無需再談了,導致人云亦云,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會被扼殺。實踐證明,學生標新立異,難免伴隨著幼稚和錯誤,但學生不斷犯錯誤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取得教訓的過程,對此,教師應以鼓勵為主。
二、在概念的鞏固、應用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加深學生對概念本質的理解,鼓勵創新
從概念的引入到形成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要真正理解和鞏固一個概念,要及時利用剛剛形成和建立的概念知識去作用于一些教學材料,加深對其認識。在此教師應精心設計練習題,在做題過程中深化學生對概念揭示本質屬性的各個方面的理解,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在學習認識一位小數后,做“課后練習題”時,在圖中(圖略)表示0.9,(圖平均分成10分)大部分學生把9份涂上了顏色,而有幾名學生只涂了其中一份。教師問:“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嗎?”學生說:“我用沒涂顏色的部分表示0.9,這樣涂起來簡單。”這種簡單的涂法同樣體現了學生的創新。老師問:“涂1份后,這個圖形就表示0.9,這樣的涂法會有多少種情況?”好多學生很快回答:“有10種。”學生涂任意一小格都是一種方法。一題有多少種答案是學生創新思考的結果。
2.讓學生逐步學會梳理概念,實現概念的結構化
在學生掌握了有關概念知識以后,明確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如,學習了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等有關概念后,鼓勵學生整理出他們之間的關系,學生能夠整理出如下兩種形式:
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形成數學技能技巧的同時,還有效地培養和發展了他們的數學能力。在這一整理過程中,學生整理出來的未必是新的,但對學生來說前所未有的活動就是創新。
總之,概念教學的過程反映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又是認識的漸進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聯系實際,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培養創新意識;在鞏固和應用中,充分挖掘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拓寬思維,培養創新意識;通過對概念的梳理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保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