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數學學習興趣是學生的情感、態度在數學活動中的選擇和傾向,是數學學習的內在動機在學習活動中的體現。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各種感官、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佳地接收數學信息;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活動;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在繁重刻苦的學習過程中,抑制疲勞,產生愉快的情緒。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通過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藝術的運用
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根據起因劃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直接興趣是由數學學習活動與數學內容本身所引起的興趣;間接興趣是由數學學習活動所產生的結果而引起的興趣。直接興趣可以使學生感到數學學習活動或內容引人入勝,毫無枯燥乏味之感;間接興趣可以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數學學習興趣,把數學學習活動堅持下去。間接興趣可以轉化為直接興趣,例如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但是想到考大學必考數學或者在實際生活中要用到數學,所以學生便努力學習數學,在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產生了興趣,變成了一種愛好,這樣間接興趣就轉化為了直接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便于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表象,達到深刻理解知識的目的,枯燥無味的語言則會導致聽覺的乏味和學習興趣的降低。例如在學習“年、月、日”這一節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有意義的日子嗎?你們知道兒童節是哪一天嗎?植樹節呢?今天,老師帶來一件東西,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東西?“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365件衣;每天給它脫1件,脫到年底剩張皮。”師:同學們,我們學習、生活了1天,就在日歷上撕下1頁。1天也叫做1日。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2月31日這一頁,要經過多長時間?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經過了多長時間?一年有幾個月,各是多少天?學生通過老師的提問設疑對年、月、日產生了興趣,從而能夠動手去查找日歷、動腦去思考從而解決本節的內容。多樣化的語言可以調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對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問法:對學困生應多問“是什么”的問題,如:“你能說出圓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嗎?”對中等生因多問“為什么”,如:“你能告訴老師這道題為什么要這樣做嗎?”對優秀生應多問“有什么不同意見”,如:“你能勇敢地告訴大家你對這道題的解法有什么不同的意見嗎?”這種多元化的語言使教師顯得親切隨和,好像是和學生在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 課堂教學中習題的設計
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練習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對數學不產生厭倦,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習題時,要體現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突出重點并具有開放性的原則,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發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不知不覺地發散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如在學習“分數”一節時習題設計如下:1.把(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 )或者( )的數叫做( )。表示其中1份的數叫做( )。2.把單位“ 1”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就是,它的分數單位是( )。 3.把■、■和■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 )>( )>( )4.把■、■、■按從小到大排列:( )<( )<( )5.把4噸化肥分給3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分得這批化肥的,分別是 噸。 6.甲數是5,乙數是3,甲數是乙數的 ,乙數是兩數之和的 。7.某商場有男售貨員16人,女售貨員35人,女售貨員占總售貨員人數的 。我通過對以上幾道習題的設計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學生逐題進行解決便有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好地對難點內容進行消化理解,使學生不感到突然,有助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改之前的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幾乎完全代替了學生的“主體”,教師傳授的,學生必須接受、服從。這種師生關系是不顧忌學生的自由意見與思想,妨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教師應該信任又尊重學生,理解又支持學生,啟發又鼓勵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如:教學辨認方向內容時,教師說:“用太陽辨別方向雖然很方便,但是有時會受到條件限制,如遇到夜晚或天陰多雨雪的情況時聰明的人們為了更好地掌握方向,利用磁石制造了指南針等辨別方向的工具。”這時出示錄像:指南針的作用。并做游戲:找方向,完成校園示意圖。1.以4人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2.讓學生觀察東、南、西、北4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請各小組把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上方定為什么方向,為什么這樣定。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5.請學生觀察這幅圖,并且說說是從哪里找到的。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活動有興趣、有熱情、有欲望,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自發專注,投入活躍、表情興奮,愉快滿足、樂于參與。把問題蘊藏在情境之中,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誘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提高學生數學的學習興趣是建立高效課堂的一種有效途徑,在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尋找更好的方法,使學生真正做到想學數學、樂學數學,為學生以后攀登數學高峰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