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華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我嘗試開展“小崗位,愛集體”實踐體驗活動。一年來感覺到孩子們長大了許多,在生活上會自理,學習上會自主,行為上會自律;學生能在自己的小崗位上進行自我管理,并嘗試管理班集體,班級形成了“人人有崗位,人人愛集體”的氛圍。在班級“小崗位,愛集體”的開展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設立小崗位要細心
小崗位如何安排?首先我讓學生進行自我推薦,選擇他們喜歡的崗位,再根據他們的特長和愛好提出建議來安排小崗位。當然還有的小崗位是我為了有意識鍛煉培養某個孩子而特意安排的。班級小崗位共設20項,“紀律、衛生監督員”“禮儀監督員”“通風員”“節能員”“環保員”“圖書管理員”等,小到開關的擦拭,大到“值日班長”,做到“人人有崗位”。有了小崗位,學生具體該怎樣做呢?我先為每個小崗位的同學做示范,從細節上指導孩子們怎樣做才能達到小崗位的要求,讓學生的崗位實踐體驗多一些實效性,對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我會同時安排能力強的同學來幫助他。設置班級小崗位后,我既不必事事躬親,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一舉兩得。孩子們在實踐活動中提高了自身的管理能力,也增強了集體榮譽感,許多孩子成為我管理班級的小助手。
二、培養小崗位的責任心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以自我為中心,只管自己的事情,不關心班級事務。隨著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逐漸增強,加強學生的責任心勢在必行。
班級日常清掃很重要,我要求勞動委員和衛生監督員將任務明確到學生個人,勞動委員安排好值日,每組的值日組長負責小組的衛生,每一個值日生管好自己分配到的區域,每一位同學管理自己座位周圍的區域。這樣一級級的任務分配下去,有助于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去,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識。
班級中小崗位的成果在學校的“讀寫姿勢、眼保健操比賽”中得到體現。衛生委員帶領4個小組長每天分兩個階段對本組同學的不正確讀寫姿勢和眼操給予糾正,又采用同桌互相監督糾正讀寫姿勢。在我“袖手旁觀“的情況下,我們班讀寫姿勢98分,眼操94分,是全校唯一兩項超過90分的班級。孩子的集體榮譽感也因此油然而生。
三,評價小崗位要真心
學生參與班級的自主管理后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很可能導致泄氣或灰心退縮。因此我又采取一些措施強化孩子們的管理行為,鼓勵其信心。我主要在班級管理中采取表揚式評價的方法,對學生的行為和想法給予肯定評價,使其優點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從而引發學生增強自我管理班級的信心。
具體做法是每月最后一節班會課上進行小崗位體驗鼓勵式評價總結。讓學生首先相互說說在這個月的小崗位實踐中誰在哪個方面做得較好。同時也可以對他(她)提出期望來改進做法;接著進行自我表揚,說說自己本月做的令自己最滿意的事;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激勵每位學生繼續努力。我是這樣來評價的,如對圖書管理員小平說:“班級智慧圖書角管理的井然有序,你的功勞最大!如果能將圖書個別破損處修補好就更棒了!”對小淼說:“值周生的小崗位讓你變得更大膽,相信你指導同學行為的聲音會更響亮!”當然,對一些特別淘氣的孩子更得想辦法鼓勵。班中男孩小海特別調皮好動,但有副熱心腸,我就有意識讓他做勞動委員的“小助理”,班會課上很多孩子表揚他愛勞動,還主動收拾清掃用具,也有同學希望他在學習上也要這樣主動,并且愿意幫助他的學習。幾個星期過去了,我真的發現他在課堂上也能坐住椅子了,時時舉手回答問題。
通過每次班會課的激勵式評價,增加了學生的成就感和信心,他們在同學和老師的評價中對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會不斷改進自主管理的方法,去迎接更高的挑戰!
現在,班級的許多事不必我一一監督,從清晨的衛生清掃,學生的晨讀,作業的收發,午餐的紀律……各項工作都井然有序地進行,因為每個同學在自己的崗位上進行著自主的管理。每周的學校常規考核的“五好班集體”的紅旗都會如約而至。學生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都積極參與,并充滿信心,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是最優秀的。我們也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班主任用心,學生一定會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