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妮
摘 要:從對信息技術基本課型的認識,探討根據課型能按需選擇最優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且重點研究了利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課堂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型;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我是同信息技術課程同步成長起來的信息技術教師,作為一線的教育實踐者,從教十幾年來,怎樣搞好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是我一直思考并探索的問題。下面我談一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見解。
一、認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課型
1.理論課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有一些是以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課時,課時所占的比例不大,我們可以采用傳統的授課形式去教學。
2.上機課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根據教育部的擬定,上機課的課時占信息技術總課時的70%以上。
3.實驗課
實驗課的課時并不多,也是新提出來的一個課型,希望以后還要在這一方面做積極的探索嘗試。
二、怎樣利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新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中,我認為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來進行課堂教學,需要做好以下幾個關鍵教學環節。
1.激趣導入,提出任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欣賞導入。其次,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探究,帶著任務去摸索,以躍躍欲試的良好心理狀態學習新知。
2.抓住關鍵,認清任務
引導學生抓住內容要求或作品制作要求中的關鍵(重、難點),積極思考和分析、討論任務,搞清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任務驅動”的特點之一就是圍繞任務來完成教學,所以任務的編寫和設計就非常重要,教師事先要在任務的設計和學習資源的提供方面下功夫,為學生完成任務掃清障礙。
3.探究新知,完成任務
明確任務后,學生要帶著問題去解決問題,完成對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應用和意義的建構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規劃、巡視、指導和必要的講解與點撥。
4.展示評價,反思提升
學生展示交流完成的任務或作品,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信息和做出評價結果,幫助學生進行總結和反思。
對于信息技術教學,任重而道遠,要學習和改進的方面還很多。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需要積極地探索和學習,不斷地總結和豐富信息技術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周敦.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教法.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09.
[2]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高中新課程信息技術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5.
(作者單位 山西臨猗臨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