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紫羽
摘要:要想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首先要懂的設計的原理是什么,更要懂的如何掌握原理的運用。在除了平時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作品練習是最直接的運用原理進行實際操作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對還處于學生階段的學生經常會在作品練習中發現了一些此類問題,主要是針對原理在畫面上的運用,且絕大多數失敗的作品則是原理在失控下運用的最終表現。如何去面對失控的原理運用?原理又是如何失控的?這是我們首先需要探討和尋求解決的。
關鍵詞:失控原理;平面設計;設計原理
一、平面設計原理的概念及正確運用
1.平面設計原理的概念。所謂“平面設計”,指的是在平面空間上的設計活動,其設計的內容主要是在二維空間中各個元素的設計和這些元素組合的布局設計,其中包括字體設計、版面設計、插圖、攝影的采用,而所有這些內容的核心在于傳達信息、指導、勸說等等。在一個設計作品中,通常會有一個原理或多個原理存在。圖形、色彩、文字 ,則是原理運用的主要元素。
2.原理的正確運用。就設計中的留白來說,中國人原來崇尚“計白首墨”的思想,就是說沒有主體物的其他位置也是需要設計的,留白位置的大小和位置能直接引起人的同心理感受。
圖1是一張在原理正確運用下的作品,圖形置于畫面上方,圖形下方大部分是留白,這樣第一讓人感覺到了這個海報已經不是一個二維的空間,另外大片的留白讓觀眾產生更多的想象空間。主體物置于上方使人感覺到主體物有一種下落的趨勢,這符合圖片中跳高運動員過桿之后的形態,讓畫面具有生動。整個畫面簡潔明了,突出主題。
二、失控原理的概念及導致原理失控運用的原因
所謂失控原理,就是平面設計原理在運用不當的情況下產生失控的效果。其實導致原理失控運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想法的錯誤性、復雜性,空間的運用不當,色彩的不恰當使用。
1.想法的錯誤性、復雜性。如果在實際操作中想的過于復雜,往往就會導致原理運用失控的局面。在我們的日常作品練習中,存在失控原理運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們在一個問題上過于注意,急于去表達,所以想法本身很不單純。還有一些另類設計師在設計時抱著一種自娛自樂的心態,以自己的興趣取向去完成一幅作品,結果它的形式感,它的原理運用都存在諸多問題。設計完全是來源于生活里,如果它沒有對話,作品質量一定是不高的,所以體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一位設計師曾說他從一本叫《香水》一書中受到啟發,說那本書所涉及的東西很單純,一個味道就可以讓其深入人心。設計本來就是以人為本的,一個好的創意,就是它是否能讓你感動、快樂、悲傷、產生共鳴。反之就是不知所云,不負責任,想什么就表達什么,目前國內有很多新手設計師存在著這方面的問題。
2.空間的運用不當。空間的運用合理與否,也是一件作品成敗的關鍵。在設計原理中對空間如何處理?這是我們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因為在我們日常的作品中經常會對虛實關系的處理不太明確,大多畫面無空間感可言。
格雷格·貝勒曼在他的《平面設計和視覺交流的隨筆》中寫到,“每個人都能夠‘看到這些事物,但很少有人能夠真正‘領悟它。設計師必須能夠看見。這里看見是指經過訓練后,視覺對形狀,色彩,質地,結構和反差等的深刻領悟。這些構成了視覺語言,猶如單詞是語言的基礎。”
3.色彩的不恰當使用。當然一個好作品,除了想法鮮明和空間布局合理,好的色彩也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它作為三大設計元素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元素,正確的運用色彩會帶來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并能更好的傳達設計者的意念。
三、原理失控下的錯誤運用
一張作品,當它的原理在失控下錯誤運用時,那么其結果通常會表現為混亂、無次序感、主體不突出、想法不明確等。如圖2。
這張作品主要是通過形象拼湊完成的一個圖案,但過程中就疏忽了原理的運用。主要是疏密關系的處理,主體物與虛空間的關系不協調,當然還有在顏色運用的方面看了顏色雖然多樣,但沒有統一感,更沒視覺沖擊力,反而讓人看了很不舒服。
對于今天的設計專業在校生,要想在未來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首先要知曉設計的原理是什么,更要懂得如何正確的運用原理。當我們在面對失控原理的時候,我們要從中知道失控的原因在哪里,且原理是如何被錯誤運用的。這樣在運用原理時就不會輕易的失去控制。所以一個好的設計,相應的有個好的設計師和一個好的創作手法,而這個創作手法即是設計師對原理運用的最佳體現。
參考文獻:
[1]格雷格·貝勒曼《平面設計和視覺交流的隨筆》
[2](美)阿歷克斯·伍·懷特 《平面設計原理概論》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