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務英語是一個新興的復合型、應用型且又融合了多個學科知識的交叉學科。商務英語專業作為語言學門下的一門新興的獨立學科正在日趨成熟和完善。隨著我國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加強,商務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從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出發,結合由網頁和調查問卷獲得的信息,反思商務英語教學中現存的問題,針對不足試圖提出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改革的思路和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改革
一、引言
商務英語是英語教育和學習領域中一個年輕的、復合型、應用型且又融合了多個學科知識的交叉學科。隨著中國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加強,商務英語的教學和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從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出發,結合由網頁和調查問卷獲得的信息,反思商務英語教學中現存的問題,針對不足試圖提出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和相應的對策。
二、商務英語課程簡介
商務英語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國際化而誕生的一門特殊的應用語言學學科。在中國,現已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商務英語教學與研究機構,已有800多所院校設立了商務英語專業或課程,且這個數量仍有繼續上升的趨勢。目前,我國已成立了全國商務英語研究會,定期舉行全國學術研討會。2007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三所院校首先獲得教育部批準開設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繼2008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率先在外國語言文學下自主設立獨立的商務英語研究碩士學位二級學科點后,2013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又率先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立二級學科博士點——商務英語研究,我國商務英語學科體系正在日趨完善。
三、商務英語教學現狀及問題
從全國看來,現已有800多所院校設立了商務英語專業或方向并開設了相關課程。以河南省為例,根據2007-2013年河南省高校網頁顯示和調查問卷獲取的有效信息,在河南113所本、專科高等學校中,有73所開設本科和專科層次的商務英語專業方向,占高校總數的64.6%。其中,在45所本科院校中(含獨立學院和中外辦學機構),36所開設了商務英語方向,占總數的82.2%;在68所專科學校中,37所開設了商務英語方向,占54.4%,由此可見,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商務英語方向。盡管大部分高校都已開設了商務英語方向或專業,但是,在商務英語的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普遍的問題值得重視:第一,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第二,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第三,實踐教學所占比重太少;第四,師資隊伍建設需加強。
四、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措施探索
(一)明確教學指導思想
為了解決仍困擾部分教學一線的商務英語教師們的困惑——商務英語究竟姓“英”還是姓“商”的問題,必須首先從樹立起明確的教學指導思想做起。商務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具有其特殊性。商務英語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既精通外語同時又懂得商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為了適應和滿足全球化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商務英語的培養目標是要培養融語言知識和商務知識為一體的高素質、復合型、復合型的人才。“具體地說,商務英語培養目標具有雙重性和實用性等獨特的特征,它不但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學習和了解商務專業知識基礎和跨文化交際的實際應用能力。”(朱文忠,2010)明確商務英語教學指導思想,突顯人才培養定位原則,這已經成為繼續商務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
(二) 構建合理課程設置
商務英語本質上是跨學科的,涉及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人類學、傳播學等多個學科。張后塵(2008)認為,跨學科不是多學科的簡單相加,而是融合,水乳交融。林添湖(2008)指出,“‘交叉和‘復合是商務英語學科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 2009年《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確定,商務英語專業的知識和能力由4個模塊構成,即語言知識與技能、商務知識與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文素養,并明確了每一個知識模塊的核心課程(總共12門核心課程)(陳準民、王立非,2009)。這個《要求》為商務英語的學科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總學時一般為2800,總體上語言類課程占70%左右,商科類課程占30%左右,大學一年級以普通英語課程為主,著重語言基礎知識的培養,大學二年級以普通英語課程為主,商務類基礎知識課程為輔,注重英語在一般商務環境中的應用;到了三年級,課程以商務專業類課程為主;到了四年級第一學期語言類課程除了高英寫作和口譯兩門課程之外,其他都是專業類選修課,而四年級下學期基本不設必修課課程學習,讓學生實習,并同時進行論文寫作,要求用英語撰寫有關商務方面的論文,鍛煉他們商務專業知識和英語綜合技能的運用和實踐。
(三) 采用多模態教學
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應摒棄原有的以教師講述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二十世紀90年代在西方興起了多模態話語分析(Kress & van Leeuwen 2001),近年來,國內外語言教學界十分關注多模態教學,包括:顧曰國、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楊信彰、袁傳有、Stein、Kress、Royce等。其中,顧曰國基于認知心理學建構的“角色建模語言”模型、張德祿根據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提出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 Stein提出多模態教學法(Multimodal pedagogies)以及郭萬群提出的“MAP(Multimodal Apple PIE)模型”都為以后的多模態教學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從多模態教學角度出發,商務英語教學模式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原則要至始至終體現在教學活動中,否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是一紙空談。我們應大力倡導多種教學方法的并用,開展以學習為中心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
(四)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此外,應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可以通過創建仿真商務環境,開展商務方案設計等手段,讓學生在模擬的商務環境中開展業務,擔任進出口商、商務代理、公司老板、秘書、部門經理等角色進行實踐訓練,從而有效地加強學生商務技能訓練,如詢盤、報盤、包裝、商務信函等的撰寫。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商務英語教師隊伍與培養具有特殊性。在商務英語教師隊伍中,“英語”和“專業”兩張皮的現象比較普遍,故復合型師資隊伍建設成為主流。商務英語的順利發展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教師隊伍,需要高等院校培養出具有一定商務專業知識的高素質商務英語人才,因為商務英語的培養目標是復合型人才,所以師資隊伍自然也需要是復合型的。
五、結語
本文從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出發,結合由網頁和調查問卷獲得的信息,反思了商務英語教學中現存的普遍問題: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實踐教學所占比重太少、師資隊伍建設落后。同時,針對這些不足試圖提出商務英語改革的思路和相應的對策,且從多模態教學角度出發進行了初探,希望可以為未來的商務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個新的思考維度。
基金項目:2011年度河南省社科聯、經團聯調研課題“河南省高校商務英語課程多模態教學改革”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SKL-2011-1354。
參考文獻:
[1]曹德春.學科交融與商務英語專業內涵建設[J].鄭州大學學報,2011(3).
[2]陳準民,王立非.解讀《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J].中國外語,2009(4).
[3]杜金榜.試論語篇分析的理論與方法[J].外語學刊,2008(1).
(作者簡介:郭亭亭(1984-),女,河南鄭州人,中原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方向:商務語言研究,法律語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