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要 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也與日俱增。因此,擇業觀成為當今社會討論的熱點,本文針對當代大學生擇業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對策,對當代大學生擇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 擇業觀 問題 原因 對策
一、大學生擇業觀概述
(一)大學生擇業觀的含義
擇業觀念的形成往往受三個因素的影響:即經濟收入,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大學生擇業觀的主體限定在大學生這個范圍之內。大學生在完成學業以后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進入職業社會選擇今后從事的職業,這就是大學生的擇業。
(二)大學生擇業觀的重要作用
俗話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币虼耍^念即是人行動的源動力。由此可見,擇業觀對于當代大學生擇業至關重要。具體說來,大學生擇業觀的作用主要表現為:(1) 擇業觀對大學生確立擇業目標具有指向作用。(2)擇業觀對大學生擇業行為具有動力作用。(3)擇業觀對大學生培養擇業能力具有導向作用。
二、大學生擇業觀存在問題
(一)社會價值觀念淡化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將經濟收入作為主要考慮因素,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會的需要。如果過于計較個人得失,過分看重自身的經濟利益,將國家的需要、社會的需求放在最末位,這種歪曲的擇業觀勢必會對其本身、社會甚至于國家產生百害而無一利的影響。
(二)擇業期望值過高
許多大學生畢業后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對于基層工作不屑一顧。擇業時將沿海發達地區及大城市作為首選;另外,一些大學生選擇理想職業的“三高”標準,即薪資待遇高、職業地位高、工作起點高,帶有明顯的功利思想。
(三)不健康的擇業心理
與日俱增的就業壓力使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出現了許多不良心埋,主要表現為:自卑與自負心理。自卑心理表現為一些大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自己能力差,不能勝任工作;而自負心理則表現為對自己估計過高,好高鶩遠,百般挑剔,以致高不成低不就。
(四)誠信意識淡薄
目前部分大學生求職的過程中缺乏誠信意識,表現為:(1)弄虛作假。為了博取用人單位的青睞,有些同學隨意編造各工作經歷,甚至制做假冒的“獲獎證書”、“優秀學生干部”或等級考試證書等材料。(2)隨意毀約或違約。很多大學生在與用人單位簽約后,若找到更好的工作,會選擇單方面毀約。
三、大學生擇業觀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原因
首先,社會對不同職業的評價和看法會影響大學生的擇業觀。從前,士農工商的就業觀念深入人心,而如今,社會上卻對商業倍加推崇,以至于現在自主創業成為許多大學生畢業后的首要選擇。其次,大眾傳媒也是影響社會群體價值觀念的重要因素,負面新聞無疑給當代大學生的心理上造成沖擊,使其人生觀、價值觀受到侵害。
(二)學校原因
高校作為大學生學習的場所,是大學生擇業觀念最為直接的影響源。一方面,學校的一元價值觀與社會多元價值觀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大學中專業課程的設計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學生畢業后,其所學的專業知識不能與工作接軌也導致大學生擇業困難。
(三)家庭原因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價值觀念與孩子價值觀的形成息息相關。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在報考大學時一味追求名牌大學,在選擇職業時,以能找到地理位置好、地位高、待遇好的工作為標準來衡量,導致子女畢業后不能適應工作,產生負面情緒。
(四)自身原因
自我認知,自我定位,科學地評價自己的個人特征既是合理選擇職業的基本條件,也是影響其擇業觀的重要因素。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后存在優越感,難以坦然面對基層工作
四、大學生擇業觀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一)優化相關的社會環境
首先,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相關部門應完善就業機制,規范市場運作,為大學生擇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全面推進用人制度,消除性別歧視、地域歧視現象;其次,發揮社會輿論導向作用,傳遞正能量。相關部門應完善社會網絡監督工作,對污穢的負面信息予以取締,凈化網絡環境,為大學生擇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加強學校擇業觀教育
首先,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擇業觀教育的重視,將專業課教育和擇業觀教育放到同等位置。其次,學校應主動協調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建立學校企業聯動機制,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平臺,使其更好的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并在實踐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三)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長應客觀的看待孩子的能力水平,對孩子擇業加以正確的引導。同時,家長也應該提升自身素質,與孩子共同進步,發揮家長的榜樣作用,為孩子創造輕松、和諧、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
(四)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身素質
在知識普及的今天,大學生應該轉變“天之驕子”的想法,穩扎穩打,學好專業知識,拓寬知識面,保持良好的心態,優化心理素質。同時,大學生也應該注重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更要注重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各方面的培養,只有全方位的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進而正確擇業,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呂娜.大學生擇業觀的主要內容及影響因素[J].高等教育,2011(4).
[2]李榮華.大學生擇業觀理論探討[J].中國青年研究,2005(6).
[3]高飛.新就業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J].西安科技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