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云
當前我們國家,已經把體育放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所以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應該重視體育課,使體育課真正成為學生強身健體的學科,為國家培養更多擁有健康體魄的有用人才。但是近年來,有一些家長和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加之體育又不是小學升初中的必考科目,所以體育課在一些人眼里就變得可有可無。學生受家長以及社會風氣的影響,也開始出現厭煩體育課的現象。其實就學生本身來講,是不討厭體育課的,之所以厭煩,其實是與教師的上課方法有關,因此活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激活是前提
這里所講的“激活”,就是指通過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體育教學的吸引力,使學生愿意主動地上體育課,學習體育知識,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增強身體素質,為學習其他知識提供堅實的基礎。不僅體育課要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他任何學科都一樣,都需要教師在新教育指導方針的指導下,開發、研究出更多更新的、具有實際效果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教與學的關系來講,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是教學活動取得成效的關鍵和前提,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就不會有學習的收獲,更沒有教學效果的提高,我們的教育目標也就不會實現,也就實現不了既定的教育目的,教學也就注定會有失敗的結局。
二、靈活是關鍵
無論干什么工作,都需要靈活,教學也不例外。教學沒有靈活性,不會隨機應變,不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靈活改變的教師,就不是合格的教師。俗語講:“教無定法,學亦無定法”,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問題。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一成不變,不應該成為教師的作風,要想做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的好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中懂得隨機應變,根據教學當中出現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作出調整,這是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1.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體育課就是剛開始的時候,跑一跑步,做一做準備活動,而后再教一點體育知識,比如,籃球怎樣投籃,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到快下課的時候集合,然后解散,這樣就算是完成了一節課的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根據實際教學效果來說,確實顯得十分無聊,根本就引不起學生學習和鍛煉的興趣,因此使很多學生感到體育課就是那么回事,很枯燥,很無聊,沒有任何吸引力。從這一點分析,教學沒有吸引力,主要是教學形式太簡單,太老套,沒有新意,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夠根據形勢靈活多變,所以才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而現在很多有教學才能的教師就做出了改變,他們把傳統的教學方式做了靈活的改變,把多種形式引進了教學,使體育教學煥發了新的活力。有的教師就把猜謎語、做游戲等活動,在體育課中充分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把體育活動用謎語的形式進行鍛煉,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給另一組出謎語,另一組猜一猜,猜對了,出題的一組出兩名學生進行立定跳遠兩次,這樣就把無趣味的跳遠活動,變成了有趣味的體育活動,使學生都愿意參與其中,而且積極性很高。還有的教師在上體育課時,在樹蔭下為學生講述我國的奧運冠軍是如何為國爭光的,他們又是如何為了為祖國爭光艱苦訓練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向運動員學習的決心,激發了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并立下了誓言,長大一定要向奧運冠軍一樣為國爭光。
2.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由于中學生年齡還不大,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活潑好動,尤其是在有外界影響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轉移,雖然人在操場上,但是心已經飛到了其他有趣事情上了。為了鍛煉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可以在體育課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一些鍛煉他們集中注意力的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使學生的注意力不再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擾,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例如,為了使學生的注意力不再那么容易分散,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訓練:在多媒體教室里,為學生播放一段段奧運會運動員比賽視頻,并要求他們認真觀看,細心觀察,看完后教師可以提問其中的一些細節,回答正確的有一個小小的獎勵。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訓練,學生的注意力開始變得能夠集中較長的時間,并且還學會了細心觀察。
3.多采用小型競賽。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尤其是在一些事情中,只要是自己超過別人,就會感到無比自豪,而且做事情的積極性格外高漲,其熱情程度遠遠超過高年級的學生,這是由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所決定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中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一些體育活動,使學生對于我們的體育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爆發積極參與的欲望。例如,開展小型競賽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就經常組織學生進行比賽:為了鍛煉100米跑,我就讓學生分成三組,進行競爭比賽,看哪一組速度最快,最高的小組積分,獲得勝利,得勝的小組,可以獲得一面小紅旗;在下一輪比賽的時候,如果有其他小組獲得了勝利,就可以把小紅旗奪走,小紅旗成為了榮譽的象征,成為學生贏取自信心和榮譽感的獎勵。在這種激勵機制的作用下,不但使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大有提高,而且還使學生養成了競爭的習慣,還懂得了在競爭中學會與別人合作,具有了一定的團隊意識,而這些品質的形成,都是將來學生一生的寶貴財富,是他們將來走進社會,適應社會生活,在社會的競爭中獲得生存能力的重要保證。
4.搞活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學成功的保障。眾所周知,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成功教學的最主要基礎,假如師生之間沒有和諧的關系,學生就不能“親其師,信其道”,也就上不好體育課。中學生是最注重感情的個性群體,他們擁有與高年級學生完全不同的是非觀、情感觀,教師對他好的一點小事情,都能成為他親近你、喜歡你、崇拜你的理由;相反教師對他的一點不好,也會成為他憎恨你的原因。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和學生建立一種互相信賴,值得學生感動的良好師生關系,建立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就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學生也會對教師有高度的信任感,從而愿意積極地、高興地參與到教師的體育教學中來。
總之,中學是青少年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體育學科自有其獨有的魅力,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創造性地教學,要用最大的愛心,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直接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信心,培養體育興趣,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