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企業管理理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如今已進入以人為本的管理階段,“企業即人”的企業理念彰顯“人”在企業中居核心位置。全面理解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的內涵,企業應該如何做到以人為本,怎么做到以人為本,并且運用到日常工作,從而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總而言之,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以人為本;人本管理;企業;管理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113-02
隨著知識經濟的極大發展,企業的經營管理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企業中“人”的地位不斷提高,企業開始要求員工更廣泛、更積極地投入企業運作,并通過員工不斷的學習和自身能力素質的提高,來達到企業繁榮和發展的目標。這種知識經濟所倡導的管理模式,稱之為“人本管理”。
以人為本是一種管理理念,是指管理活動中,人是最根本的、起基礎性作用的因素。以人為本理念中的“人”,是人民群眾,“本”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根本、為基礎,并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大到國家的建設和管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小到個人的生活和行為,都日益凸顯以人為本的理念。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管子就曾提出以人為本的原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管子的這一言論表明,他把以人為本看作是建立和鞏固霸王之業的根本原則。按照這條原則,霸主侯王必須把人看作是建立和鞏固霸主之業的根本和基礎,這表明了管子對人的作用和價值的重視和肯定。由此可見,以人為本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它和我們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是管理行為中應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
一、以人為本與企業人本管理的關系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樣化、復雜化和人們消費結構、消費觀念的轉變,現代企業管理在社會文化層面上的觀念創新,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課題。企業應該如何做到以人為本,怎么做到以人為本并且運用到日常工作,從而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指導現代企業管理觀念的創新,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以人為本原則運用到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并將之上升為一種管理理念,即企業的人本管理。企業的人本管理是一種管理模式,它是指企業的根本是人,人是提高企業運轉的首要源泉。在企業的管理中要以人為本,不能把雇用職工視為一般的資本開支,更不能把人視為某種特殊的自動化設備。
企業的人本管理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銷售等環節中,在企業的一切管理活動中,都要緊緊圍繞“人”的因素,充分發揮“人”的積極因素和關鍵作用,將企業的發展壯大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切實保障“人”的根本利益。以企業的發展為過程,以“人”的發展為根本,企業的發展作為“人”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人”的發展又促進和保障了企業的發展,實現企業和“人”的發展的雙贏。
企業的人本管理是以人為本原則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和發展,它豐富和發展了以人為本的理論;以人為本又為企業管理提供了基礎和理論的指導,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企業人本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
在經濟全球化和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一批有遠見、有膽識的企業家日益重視以人為本的原則,并普遍運用于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企業在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突出表現在:一是認識上的誤區,對企業的人本管理認識不夠,沒有充分意識到人性化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積極作用,不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二是貫徹落實方面的誤區,重宣傳,輕實踐;重承諾,輕落實;重口號,輕實際;喜歡泛泛而談,做表面功夫,搞花架子。三是不能把企業的發展和人的全面進步很好結合,眼光短淺,只注重企業的當前利益,忽視企業的長遠發展;只注重企業的經濟利益,忽視廣大員工的福利,不舍得對員工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等進行投入,不注重創造良好的環境。這些因素都制約了企業人本管理的作用,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三、企業實行人本管理的對策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的人本管理成為全球企業發展的一種潮流,一種必然趨勢。對于任何一個企業的決策者來說,如何進行管理,才能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他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企業實行人本管理,其關鍵在于創造條件,充分調動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根本在于充分發揮職工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合力,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因此企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加強對人的培養和使用。企業管理者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不僅要重視資本、技術、土地、市場等因素,而且還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的因素上。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是最重要最寶貴資源的觀念,把對人的培養和使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視為最具經濟和社會綜合效益的工作;要高度重視人的作用,充分發掘人的潛力;要充分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在企業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切實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推動企業的生產經營。
第二,創造良好的條件,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本”管理的作用。企業人本管理的關鍵是要逐步把工作重點更多地放在搞好服務和創造良好環境上來,注重事業留人和感情留人。要積極主動、滿腔熱情地為員工搞好服務,為員工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地做好事,著力營造拴心留人、人在心在的氛圍。不斷更新技術和設備,逐年改善工作環境,對優秀人才,要千方百計為他們提供比較好的科研環境,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做到事業留人。要加強溝通,增進理解,鼓勵合作、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形成寬松和諧的氛圍,積極聽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做到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理解人,最大限度地把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做到感情留人。
第三,把企業的發展和人的進步結合起來,實現“雙贏”。企業的成功是在職工的主動、積極、創造性的參與下實現的,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經濟的大潮中,企業的生產組織方法更要以人為核心,強調人的主動積極參與。為此,企業首先要注重營造團結、合作、奮發有為的企業文化,提倡企業內部的合作與競爭,鼓勵員工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在實現企業發展的同時實現員工的個人價值。其次要整合企業的勞資關系,建立起一種合作式的勞資關系。要消除勞資雙方的對立情緒,在企業內部造就和諧、依賴、支持和合作的氣氛;要把員工的工資福利等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做到員工能夠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做到企業與員工同命運、共進退。最后要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參與企業的管理活動。要給予職工適當的、與工作相稱的管理權和決策權,要注意保護好、引導好員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逐步調動職工參與管理的熱情,不斷強化職工的自我管理和創新能力,實現企業的發展和人的價值的統一。
人是社會的主體,是第一資源,以人為本是貫穿于人的世界的一個根本原則,也是我們處理一切事情,做好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事實上,人類社會的發展,無論是經濟的、政治的、軍事的、文化的發展,最終目的都要落實到人——為了人本身的發展,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使人變得更富裕、更文明、更有教養、更趨于完美。一切的管理行為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實現人的價值,表現人的尊嚴,全面體現人性關懷,充分發揚人文精神,才能使企業興旺、社會繁榮、國家富強,才能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群眾越來越充分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當前,企業要發展壯大,要做大做強,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就必須貫徹落實好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掘人的潛能,做到企業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發展“多贏”局面。
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科學發展觀,這也是對企業以人為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以人為本企業管理,是新時期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存乃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們一定要結合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進行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建立激勵機制,增強職工作為主人公的責任感、緊迫感,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與管理模式,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永葆良性循環的狀態,也才能使企業在新的形勢下更好更健壯地存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江燕,孔令陸.淺談堅持“以人為本”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J].消費導刊,2010,(3):239.
[2]楊仙菊.堅持以人為本方針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學理論,2011,(2):28-29.
[3]左立武.淺談在企業管理中如何體現以人為本[J].法制與經濟,2012,(7):101-103.
[4]何詠亮.淺談如何在企業管理中體現以人為本[J].科技視界,2012,(8):282-283.
[5]王彩.打造“以人為本”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和諧發展[J].成功(教育),2012,(9):285.
[6]易智.“以人為本”理念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2,(18):158.
[7]孫和福.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J].經濟研究導刊,2012,(23):21-22.
[8]姜艷美,吳慶祝.以人為本深化企業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2,(15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