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武
語文教學中,教學的個性化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將給語文教學帶來全新的氣象和嶄新的面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個性,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發揮新課程的潛力資源,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語文的藝術性,才能更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自主的教學個性是實施個性語文教學的前提
要有效地開展語文個性化教學,就必須把提高語文教師的素養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自己首先要有創新意識。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還要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新時代為人師表的重要內容。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語文教學的藝術來自于教師的個性。教師有個性,才有語文教學的藝術。個性意識強,個性教學主動性強,愈能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同樣,個性意識越強烈,教學創新意識就越強烈,愈能創造性地運用于語文教學藝術之中。
二、獨特的個性化教學思路是實施個性語文教學的基礎
思路要新穎,就要別出心裁,不拘一格。獨特的個性化教學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識,盡可能打破原先的課堂教學模式,賦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參,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縛,用自己的個性進行教學組織和課堂教學的再創作。其次,找準教學“突破口”。教師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是教學思路的“突破口”。學生個性的差異和個體發展都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創造性地促進“有個性的個人”的全面發展,使之形成優良的個性。教學的思路應該是吧課堂換給學生,讓學生說個性的話,說自由的話,講真實的事,讓課堂充滿學生的個性活力。個性化的教學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規律上各占百家之長。
三、個性化的教學藝術是實施個性語文教學的關鍵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啟發、引導。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如何“學”。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必須有輕松幽默的一面。輕松的教學、幽默的啟發,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創設教學的情趣和氛圍,產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歡樂中不乏啟發的教學效果。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必須要有生動、精彩描寫的;另一面。入勝的細節描寫與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輔,將學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中,引導學生在作品的鑒賞、聯想、體驗之中融入學生個性的理解,從而將教學的情趣、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從而創造課堂氣氛“其樂融融”。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教學上要“運其材質,相機誘導,體悟傳神,發展個性”,就是運用教師的才智,以個性培養個性,以情感增進情感,從而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個性。
四、個性化教學風格對學生個性教育產生最大效果
教學的個性,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是將獨創性教學方法和與總不同的教學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師個性實際的教學風格,從而在教學上產生對學生個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開放性語文課堂教學是獨創性教學風格的具體表現,開放性教學,教師要促進師生雙邊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讓學生在多邊思想和觀點的碰撞下,觸發思想火花,產生學習的最大興趣。比如課堂提問的個性化,一是教師所提問題的本身要有層次性;如講《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課,讓學生理解人物性格特征時,就可以設計這樣三個有層次的問題:A.魯提轄因為什么原因要去打鎮關西?B.魯提轄到狀元橋后為什么不直接去打鎮關西而要激怒他?C.魯提轄為什么不一拳直接打死鎮關西?學生通過這樣三個層次問題的討論回答,就能層層深入地認識到了魯提轄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依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既體系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又符合教學的可接受性原理。它要求教師課堂提問要從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水平的差異設疑,也就是說要因人而設計問題,區別對待優、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對差生盡量提問較基本或較淺的問題,對中等生提問難度一般的問題,對優等生提問較難或較深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盡所能,各有所答,都能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如講《范進中舉》一課,可以讓差生回答:范進中舉后怎么樣了?讓中等生回答:范進中舉發瘋的描寫可以分為幾個層次?用了哪些動詞?讓優等生回答:范進中舉發瘋說明了什么?你怎么認識封建科舉制度?這樣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個體差異提問,讓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同時很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