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轉(zhuǎn)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課程基本理念是: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xiàn)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技能、方法和態(tài)度,具備適應未來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需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相互聯(lián)系和應用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學習科學的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組建學習小組并制定評價制度
組建學習小組。按照合作學習小組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分組原則,4個學生組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同一小組內(nèi),小組長由學習成績比較好而且責任心比較強的學生擔任,組員盡可能在性別、學習成績、能力傾向、性格特點等方面有所差異,而各組之間盡量均衡考慮。組內(nèi)四個學生按綜合學習能力由高到低,編號分為1、2、3、4號,小組長為1號。每隔一段時間,又可以根據(jù)學生綜合能力的變化來調(diào)整編號或小組成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最重要的是對小組長進行培訓。小組長是小組里的核心人物,擔當管理、督促、輔導、把關和營造良好學習與競爭氛圍的責任,小組成員都必須聽從小組長的指揮、安排,小組整體的學習質(zhì)量實行“小組長負責制”。
制定評價制度——以激勵為主。及時、合理的評價往往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評價以小組評價為主,評價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質(zhì)量、合作過程和效果,并對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將每一個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同合作學習小組的成績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形成“組榮我榮”的觀念,從而認識到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意義。
二、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
本人在教學中通過講學稿的提示和引導,改變原有“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學習新知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學習,逐步突破問題的關鍵點,最后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在學習“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講學稿”的設計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如下:
一、新課學習【閱讀課本,小組合作先學會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和配平的方法,然后各組選派代表到黑板上向全班講解方法,邊寫邊講,同時解答其他同學的疑惑和老師的追問。】
1.書寫化學方程式遵守的兩個原則是什么?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一寫、二配、三標)
例:寫出電解水的反應方程式。
第一步:寫出有關化學符號表達式;
第二步:配平;
第三步:注明反應條件,“↑”、“↓”等,并寫上等號。
3.判斷下列化學方程式是否書寫正確,并說明理由。
2C+ 2O2=2CO2
S+O2↑ 點燃 SO3↑
二、基礎過關:【抽查過關,被抽查到的同學在黑板展示,其他同學先獨立完成后小組合作學習,同時修正黑板上展示的答案。小組長重點輔導小組的4號組員。能成功過關或準確修改別人的展示答案并講解方法的小組將獲得加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配平的技巧。】
1.配平化學方程式:
①Fe+O2 點燃 Fe3O4
②H2+Ol2 點燃 HCl
③Al+O2 點燃 Al2O3
④H2+O2 點燃 H2O
2.寫出下列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鎂條在氧氣中燃燒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條件下制氧氣
(3)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4)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3.火星上含有豐富的二氧化碳和鎂資源。科學家設想,鎂可作為未來火星上的燃料,因為鎂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生成氧化鎂和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這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凸顯了學生是課堂學習、探究、合作的主體。教師的角色轉(zhuǎn)為既是知識的輸出者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講學稿”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能預測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容易產(chǎn)生的誤區(qū)。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為他們指明方向,傳授方法,關鍵時刻給予指導和點撥、提升。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