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詠青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如何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呢?
一、實施好體育常規,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為了有效防止那種“一個哨子兩個球,教師學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學現象,提高體育課堂效率,我堅持實施好體育教學常規。所謂課堂教學常規,就是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平常都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這些“行為規范”是廣大體育教師經過長期的體育教學實踐,不斷總結出來的經驗,它包括:集體整隊與師生問好,清點人數,宣布課的內容,安全教育,集中注意力,激發情緒,準備活動等。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堅持實施好體育教學常規,賦予教學常規新鮮感,能形成一種很好的教學氛圍,保證體育課學生隊伍整齊,集合迅速,精神飽滿,學習內容明確,活動準備充分,確保體育安全,老師運用恰當的方法,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如:在冬季的一節體育課中,我在課前就讓先來的學生圍著操場慢跑起來,后來的學生逐步加入到慢跑的行列中去,當操場已經匯成全班的慢跑“洪流”時,我就叫“停”,把學生叫到身旁說:“下面聽我喊出一個方位目標后,我們一起朝目標跑去,看誰最先到達,好不好?”同學們齊聲說:“好!”此時我突然口令:“升旗臺!”我領著隊伍奔向升旗臺。到達后,我判定了前三名學生,緊接著,又馬上喊:“足球門!”“排球場!”“第三個籃球架!”等等。隨后,我介紹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需要做的教學常規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堅持實施好教學常規能為體育課堂教學“開好局”,帶來好效果。
二、激發好體育興趣,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興趣是一種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它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欲望,從而為提高課堂效率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情感、語言、游戲等教學手段,將運動技能教學和學生體驗樂趣相結合,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不斷激發學生體育興趣。比如在教學“耐久跑”這一內容時,學生在長跑,到了極點,胸悶氣短,異常難受,學生對此感到畏懼。為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我借鑒國際越野比賽形式,有趣的游戲活動穿插其中,利用本校寬敞的校園,繪制簡單的校園平面圖,設計出合理線路,要求學生按照圖上規定的路線完成“尋寶比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這堂體育課,不但寓知識于游戲之中,讓學生運用體育知識開展饒有趣味的游戲,而且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進一步掌握“耐久跑”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這樣,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主動,玩得開心,就會增強上體育課的興趣,從而喜歡上體育課,體育課堂教學越上越有活力。
三、開展好探究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們要積極開展好體育課的探究學習方式。探究學習必須要有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問題是探究的發端,沒有值得探究的問題,就無需探究,也無從探究。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探究問題”呢? 我們認為應該是恰當的問題和步步深入的探究過程。有時還是一個問題套一個問題,形成“問題串”。也就是說.需要學生動腦筋進行認真探索才能找到答案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如何才能跑得更快》時,上課后,我先提出問題:“跑速決定于步頻和步幅。但它們哪個更重要?”在學生簡單地討論并有自己的假說后,我舉出了一個步頻較快和一個步幅較大的優秀學生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使學生得知步頻和步幅在短跑中很重要,但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身高與素質特點等進行個性化的練習,發揮自已的特長,形成自己的奔跑特點。又提出問題:“你的步頻和步幅是怎樣的?它們有什么問題嗎?”然后,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在跑道上對自己的步頻和步幅進行了實測。實測后,學生把自己的步頻和步幅的數據輸入計算機,與同等身高并成績較好的學生的步頻與步幅的平均數進行對比,看看自己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主要的問題是步頻還是步幅。接著我再提出問題:“發展步頻應該用什么方法?發展步幅應該用什么方法?”我舉例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上坡跑、下坡跑等20多種跑的專門練習,讓學生進行分析與判斷,使學生了解各種跑的專門練習的方法、作用和注意事項,隨后開始新的探究練習,重點進行提高步頻或提高步幅合理的練習,提高學生100米跑成績。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探究學習方式――“如何才能跑得更快?”在這個問題后面還跟著“問題串”,問題層層遞進,把學生的探究學習與運動技能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在教學上還引入了討論、分組學習等方法,優化了教學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了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