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聰
摘 要:國家對大學生德育工作始終保持高度重視,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日漸成為亟待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圍繞高職院校輔導員發展的科學性,從工作方式、成長路徑、職后提升、組織路徑等方面,提出了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
高職教育經過20余年的發展,業已形成規模建設到內涵發展的重大轉變。對學校內部而言,德才并重、知行合一成為很多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文化內核。作為高職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線力量,輔導員的發展適應性成為亟待優化的問題。根據國內外經驗和高職教育的特征,輔導員發展必然也必須要走專業化道路。
一段時間以來,高職院校輔導員發展呈現出流動性、經驗性和隨意性的特征。這些特征直接表現于輔導員崗位的準入、培養、管理、晉升等各個方面,凸顯出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要求和職業發展的缺位。對于這一問題,諸多學者在宏觀層面即群體專業化方面作了不少研究,但在中觀層面的研究較少。從院校管理建設的角度出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輔導員團隊。
一、 在操作中反思,改進高職輔導員工作方式
職業教育的終極目的,在于優化與提升“人”的“業”的問題,即就業與樂業的問題。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能培養的問題,首先關乎的,應該是從業者的人生理想、職業素養、道德品質的問題。無論是從技能培養的角度,還是從品德教育的角度,高職教育都是一種生存性教育。輔導員應該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目標、強化生存品質、樹立進取自信、提高就業能力,成為學生從求學角色向從職角色過程中的引路人。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應該在看似重復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進一步修正對本職崗位的理性認識,進一步提煉圍繞人的終身發展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當下,輔導員工作受制度、結構和形式的限制,大多拘于日常的操作性的工作。常規工作內容,大多是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班團主題活動、心理輔導、助學資金申報、實習輔助管理、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這些工作內容,都是基于常規性事務管理的工作理念,工作過程程式化,工作方式經驗化,工作內容重復化。這種工作方式勢必帶來管理機械、效能低下的弊病。因而,高職院校輔導員必須在操作中加強反思,應該將輔導員工作的目的回歸到服務學生全面、個性、可持續發展的人本角度,根據教學改革的需要、教育對象的不同、教育環境的區別,綜合運用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法學知識,有效設計教育活動,不斷深入研究教育管理過程中的新問題、新趨勢,并不斷強化對自身的知識提升和理念完善。
二、從平面到縱深,優化高職輔導員成長路徑
在當前高職輔導員實際工作中,輔導員既要承擔思政教育、就業指導、學習生活管理等職能,又要充當學生的導師和朋友角色。這一定位,使得輔導員工作無形中趨于平面化的多重發展的誤區。無論是從人的身心角度,還是現行職業體制的實踐操作角度,任何職業崗位的角色,都不能樣樣精通,均衡發展。因此,高職輔導員應該向縱深型發展,成為一專多能的教育能手。
首先,應該對高職輔導員進行類別重置。研究學生的個性教育,首先應該研究學生輔導員的情況。根據輔導員的專業背景、個性特長、專兼職情況,將輔導員分為心理輔導員、生活輔導員、職業輔導員、活動輔導員、企業文化輔導員等多種類型。其次,根據劃分類別,著力促進輔導員的對應或相關職業資格培訓,推動輔導員雙師素質建設。心理輔導員向心理咨詢師發展,職業輔導員向職業指導師發展,等等。第三,應拓寬輔導員職業成長渠道,在職稱晉升、職業資格獲取和行政崗位安置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輔導員傾斜。
三、從單兵到團隊,推動高職輔導員職后提升
從高職教育選聘輔導員的現狀看,存在專業單調、缺乏團隊統籌、一線或行政教師流轉頻繁等問題,輔導員的知識結構、能力素質無法滿足多樣化教育內容的需要。尤其是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問題、心理問題、職業規劃問題的不斷凸現,應該著手科學調整輔導員團隊結構,實現輔導員工作從單兵作戰向團隊協作的轉變。
首先,應該結合學生思想發展的新問題合理調整輔導員隊伍。應考慮適當引進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畢業生或骨干教師擔任輔導員,尤其要注重對輔導員政治素質的考量,以確保思政教育的正確導向。其次,應該注重對企業文化的融合。應優先考慮具有企業工作經歷或人力資源管理經歷的社會人員、企業人員,作為外聘或兼職輔導員補充到輔導員團隊。第三,應加強輔導員職后培訓。不僅僅要“走出去”,根據學院實際需要和學生工作實際情況,遴選優秀輔導員參加各級各類相關培訓;更要“請進來”,尤其是有條件的學院,應該爭取建立校內輔導員培訓基地,形成培訓優勢和輻射能量,拓寬輔導員交流成長的平臺。
四、從直線到矩陣,完善高職輔導員組織設計
傳統的輔導員管理采用的是直線職能制方式,即學校形成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學生工作處——系部學工組織三級管理,其組織結構的設計是典型的任務執行式,應變能力較弱。隨著高職教育輔導員團隊構成的優化和個人業務專業化成長路徑的明確,學院的輔導員組織結構可作適當的調整,即結合矩陣組織結構的理念進行設計,彌補組織成員均非全能的現實情況,通過組織設計和強化管理來實現員工的專業分工和團隊的專業化,且凸顯較強的組織應變能力。
處于變革期的高職教育,其辦學開放性對組織應變能力要求較高。高職輔導員組織應該有針對性地形成雙線輻射體系:在橫向方面,以輔導員服務類型為范疇,將輔導員組成合作型服務工作團隊,分別承擔學生事務、心理咨詢、職業指導、活動組織等職能,形成團隊合力,提升工作實效,輻射全面的學生管理工作;在縱向方面,以輔導員專業背景為范疇,組成不同的輔導員研究型創新團隊,主要就各自從事的專業領域進行理論梳理、實踐反思和經驗提煉。由此形成一種可以滿足變革要求,實現輔導員工作全面與專業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陳潔瑾,薛艷.高職教育變革與輔導員發展的適應性[J].江蘇社會科學,2012(1).
[2]孫雅瓊.修煉企業發展內核,掌門熱議職業化精神塑造[N].經濟視點報,201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