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萍
我加入班主任尖峰論壇是2012年4月2號的事兒,沒錯,我記得很清楚!
當時我受教育局委派,給一所老校做班主任培訓,而這所學校在城區赫赫有名,根基深、名氣大!我一個三十出頭的新人,能勝任嗎?我心想除了自己的積累和所學,一定得帶點新的東西才行。本著這個目的,我加入了“班主任尖峰論壇”。
還記得梅老師問我的第一句話:“請問您是不是第二次加入本論壇?”“是首次!”“哦,那我記錯了,之前有一位老師一直不能積極參與群里的活動被我清除了,我還以為是您呢!如果不是,那么尖峰論壇,期待您的精彩!”我心里想:呀!這個群里是有規矩的,規矩還很嚴!
剛開始,我從不敢輕易發言。梅老師不斷地鼓勵我:只要真誠,無論你的學識怎樣,無論你的基點怎樣,群里不管你是專家還是草根,只要參與就好,思考就好!我第一次鼓足勇氣在群里發言,得到了趙立平老師的鼓勵和肯定,于是怯怯地開始參與群里的討論。
然而不久,我就被這個規矩挺嚴的群體深深地吸引了!
每天一上線,就能看見老師們的熱烈討論,主題是工作中最常見的、最困惑的事兒。一次,討論學生偷盜的案例,恰逢陳宇老師在線,就此問題群師會診,又加專家指引,討論得異常熱烈。當時由于時間關系,話猶未盡,可是大家討論的多角度、深層次、科學性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在討論結束的當天,我滿腦子都是對這個問題的再思考,不由得寫下了我在尖峰的第一篇感言《由中小學生偷盜行為想開去》。從此以后,一種要說、要想、要寫的愿望就滿滿地充盈著我的腦際。
隨著論壇人員的不斷增加,梅老師開始考慮怎樣讓大家的討論更科學、更系統,思考更深入、更理性。于是,作業制應運而生。“班主任尖峰論壇”將根據培育班級的發展需要來逐步設計討論話題。話題將遵循先導性、實用性、層級性的原則,希望讓每位同仁都獲得啟示,快速成長,尋覓幸福……
我的第一次作業在經過整體構思、翻閱資料、下筆成文、反復斟酌、推敲修改后上交。《第一期話題討論集》出爐后,看到自己的文章入選其中,激動之余,寫下了我在尖峰的第二篇感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班主任
尖峰論壇,一個更廣闊的平臺
從明天起學會思考和凝練
論壇就是一個新家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次討論每一次相聚取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前程
給每一次成長每一次突破取個響亮的名字
愿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吳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業評價的那天晚上,看著大家對我的肯定和贊譽,除了不停地說“謝謝”之外,無法用其他的語言表達內心的感受:來自全國各地朋友們的肯定,讓我感受到了“幸福的顫栗”!接下來的事兒更是讓人內心為之一顫!當天晚上,凌晨兩點多,沈慧老師將當晚的情況以優美的文筆、詼諧的語言、巧妙的構思,冠以《今夜觀光回味無窮》的題目發表出來,引起轟動。我當時在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團隊?這是一群怎樣的人?一個完全自發的群體,是什么讓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了一起?他們要走向一個怎樣的未來?
無論怎樣,它都吸引著我要走下去!
更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期話題集發布沒幾天,我竟然收到《教育時報》黃杰老師的留言,我的作業要發表,請我留下通訊地址。不瞞大家,那是我正式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其激動心情與小學生第一次戴上鮮艷的紅領巾一般無二。周圍的朋友知道后,要我代為發表,我婉拒了:尖峰論壇,不在追名逐利,而在用心教育!那是一線班主任的思想淵藪、情感皈依之處,要是本著以此為跳板,沽名釣譽而來的目的,那是對這群教育人堅守的褻瀆!
我所在的單位一直提倡精細化管理,很多班主任跟班很緊,常常是急難險重必須到位,事務連綿終日疲憊,學生糾纏心力憔悴,花樣檢查倉促應對,各種評比讓人崩潰。我們在這樣的重復中迷失自己,把自己活成了學生的消防隊長,職業的幸福感慢慢地消失殆盡,我亦如此。每當拿著“模范班主任”的榮譽證書,我臉上笑得燦爛如花,心里堵得難以自拔。時時在接受良心的拷問:你是否看見了學生眼中的哀怨?你是否感受到自己身心俱疲?你培養了學生怎樣的能力?這樣的學生畢業后如何應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我想改變!可是,我沒有勇氣直面這種改變所帶來的質疑和“痛苦”!
隨著作業的推進和討論的深入,我的思路越來越明晰:因為我已經有了先前的積累和成績,正是這種自以為是,使我作繭自縛。我看不見別人的好,也突破不了自己的弱。我怕了,我知道我要做的是血淋淋的自我批評和自我否定。要戰勝班級工作中的困境,首先要戰勝的是自己!
梅老師的《班主任需要勇氣》一文給了我去改變的勇氣,他教會了我如何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安頓好自己的心靈,走向教育的深處,去尋覓大快樂,大自在。我從當初的激情滿懷轉向了沉潛研究。同時,群里眾多老師的工作金點子給了我去改變的參照。我且行且改,一點點有了新的收獲。在論壇“好書推介”的指引下我開始讀書,放下自己先前的驕傲自滿,重新學習班主任的理論書籍。慢慢地我知道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班主任,當班主任是需要專業化知識的。所以,我每天都去讀書,厚積方能薄發,把閱讀當成一種生存的方式,一種生命呈現的方式。讀書,觸動心靈的地方,一定吟誦深思做批注,這是我一生中源源不斷的精神養料。閱讀不是讓知識把我的心靈占滿,而是為了讓我們的心胸得以蕩滌因而空曠澄明。
寫作也是一樣。每一天,我們的身邊都有精彩的故事發生,它們是一筆財富。既然這樣,動筆吧!寫下它、積淀它、反思它。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之前的很多苦惱、困惑、疑問,在一篇篇的班級敘事前,答案頓時變得清晰。我要寫好,就得做好!我要反思,就要找到依據。有的放矢地看一些教育書籍,枯燥的東西便有了鮮活的面容。我的困惑不會窮盡,探索也不會停止,寫下去,和孩子們一起走過他們最為童真的年華,我們會一起成長。
海倫凱勒說:“當一個人感覺到要有高飛的沖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于在地上爬!”用寫作為自己的成長搭起現實與理想的階梯,從簡單的記錄開始,逐漸地加入自己的看法,再拿出來與同事朋友們討論商榷,逐年地積累和歷練——我如同枯木逢春,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梅老師告訴我:“把尖峰當成自己的家,把尖峰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是啊,與尖峰同呼吸、共命運、同興衰、共榮辱,這個前進的團隊、這個充滿愛的團隊,會給我注入無窮的力量,讓我演繹行走在教育中的美麗!
(作者單位:甘肅張掖市甘州區金安苑學校)
本欄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