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善英
[摘 要]中學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很多,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教學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都是中學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渠道。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管教管導,只有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才能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有用之人。
[關鍵詞]思想道德;教書育人;培養人才
一、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活動,學生主要時間在課堂上,這就要求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使教材的思想性與知識性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使學生潛移默化受到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優勢,發揮其在德育中的主導作用。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和德育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也就是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愛國的、具有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新人。因此,思品教師要放開眼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質,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和學生思想實際適當選取,靈活運用,有步驟、分階段地引導中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社會發展觀念、民主法制觀念、勞動觀念、國家觀念和培養良好的性格、意志、能力等素質。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
2.利用語文、化學、體育等各科教學,進行全方位德育滲透。不同的學科,必然蘊含不同的德育因素,這就要求各科老師努力挖掘其思想內涵,運用不同的德育方法進行灌輸和滲透。如語文課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要著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因人而異進行情感教學,并相機以教師的情感去影響和感染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化學教學中有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內容,通過實驗可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環保意識、創新精神與艱苦奮斗精神。
二、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
1.針對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教育。中學生喜新好奇,愛動,自尊心強,分析判斷是非能力差。針對這些特點,可采取嘗試或模擬手段,積極為他們創造實踐機會。如針對有些學生亂扔紙屑、果皮、瓜殼,置集體榮譽不顧這一情況,發揮學生會作用,建立衛生監督崗,檢查各班衛生情況。“衛生”與“個人主義”“集體主義”之間似乎無多大關聯,但這項活動就把它們聯系起來了。無形中既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又使學生認識到個人行為與集體榮譽是休戚相關的。
2.針對中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教育。當今中學生具有思想活躍、反應敏捷的特點,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開展“創造未來,報效祖國”活動,要求各班組織學生以寫作、演講、辦黑板報、開主題班會等多樣的形式對未來進行創造性設計,激發他們樹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
3.針對中學生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在興趣愛好、能力、習慣上也存在著差異。因此,可分層次組織文藝、書法、體育、繪畫、科技等各種興趣小組,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他們求知的熱情,培養良好的性格品質。
三、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絡
1.設置學生家庭聯系卡,建立學生家庭檔案。設置學生家庭聯系卡,便于隨時與學生家長聯系;而建立學生家長檔案,則可讓學校熟悉學生家庭和周圍環境,了解家長的自身素質和教育方法。這樣就有助于學校有的放矢地幫助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有條件的,應成立家長培訓班,提高部分家長的素質。另外,應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反饋信息,加強聯系,互通信息,做到家庭、學校教育同步進行。
2.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促成學校、社會對學生的共同教育。
3.組織英模事跡報告會,如孔繁森、邱娥國、徐虎、曾慶香等,用英雄榜樣力量教育學生;組織學生聽法院、派出所的法制報告,增強法制觀念;組織學生深入工廠、農村進行調查;組織學生走上街頭,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