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敏
摘要:在新聞報道中,運用冷知識能夠給原本枯燥的新聞內容增添活力,通過有趣、新鮮的小知識不僅能夠讓人更好地理解新聞內容,更能夠給受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主要介紹了冷知識的作用,通過實際新聞案例,介紹冷知識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
關鍵詞:新聞報道;冷知識;趣味性
生活中存在很多冷知識,掌握冷知識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麻煩,還能夠將繁瑣的數字說明以及枯燥的知識進行趣味化的說明,運用冷知識能夠將那些看起來非常生硬的術語用妙趣橫生的話表述出來。在新聞報道中,運用冷知識能夠給原本枯燥的新聞內容增添活力,因此探究冷知識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生活中的冷知識和其作用
冷知識就是指比較瑣碎的知識或者龐雜的知識,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但是鮮為人知,或者很少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冷知識很少被人提及,所以說者在敘述時就會津津樂道,而聽著也會因其新鮮而表現出一種感嘆或者驚訝等比較復雜的心情,接著就會表現出一種比較強烈的愿望。生活中的冷知識有很多,例如“習慣用左手的人其壽命要比習慣用右手的人的壽命要少九年”、“戴耳機1小時會使耳朵中的細菌增加700倍”、“使用英語的人,美國沒有中國多”等。這些冷知識在我們在日常的說話或者工作中都很少被人提及,乍一聽這些冷知識會讓人感到非常有趣和新鮮,并且也能夠在人們接觸的大量信息中脫穎而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常在新聞報道中為了提高媒體的公信力、權威性以及影響力,我們會在報道中添加一些關鍵的、準確的數字,這樣不但節省了大量的敘述內容還提高了信息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但是數字通常具有抽象性,不容易被公眾記住,也不容易理解,這給新聞報道帶來了一定的麻煩,而將冷知識運用到新聞報道中后就會增加報道的趣味性,將抽象的數字形象化、趣味化,便于公眾理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冷知識在新聞報道中的實際運用
在新聞寫作中,新聞編輯常常使用冷知識來活躍整篇報道的的氣氛,運用冷知識,新聞報道就會顯得具有靈活性。由于冷知識大都來源于生活,所以其比較生動,有生活趣味。用冷知識代替新聞中的繁瑣的、枯燥的敘述,不僅能夠使敘述擺脫枯燥乏味,還能夠使敘述形象化,易于理解,使原本刻板的表達變得妙趣橫生。下面根據幾個案例來說明如何運用冷知識以及運用冷知識的作用。
案例一: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第一時間——馬斌讀報》欄目。2009年在該欄目中有一期報道的是《C羅身價貴過金》,該報道就巧妙運用了冷知識,具體運用是這樣的:歷史上誰是收入最高的球員?毫無疑問,他就是曼聯足球俱樂部的人稱C羅的球員克里斯蒂諾納爾多。何以見得?因為他的轉會身價有八千萬英鎊之高,合計九千四百萬歐元、九億元人民幣。這么多的錢可以做什么呢?想看東北二人轉嗎?這些錢能夠讓本山傳媒為你演出15年;想聽歌嗎?這些錢能夠讓劉德華為你唱上九百場;這些錢是姚明在NBA三年的收入,能夠在阿聯酋迪拜豪華的七星級酒店住上二十年,能夠支付往返月球的費用還會剩余三千萬歐元......按照當前市場上的金價,這些錢夠買四噸黃金,按照C羅的體重計算,他的每克身價幾乎是當前黃金價格的五十四倍。
在這篇報道中,通過大量的冷知識的羅列我們能夠清楚認識到C羅的身價具體有多少。如果單單敘述其身價高達八千萬英鎊,那么從這個簡單的數字中我們很難清晰的明白其身價到底有多高,這個數字到底有著多大的價值。編輯人員通過羅列冷知識后我們就清晰的感覺到C羅的身價到底是多少。運用冷知識不但給該報道增加了趣味性、可讀性并且也能夠讓大眾清晰地明白報道要表達的含義。
案例二:描述“薪酬沙皇”范柏格時就運用到冷知識。具體應用是這樣的:范柏格這個名字,在中國聽起來似乎比較陌生,但是在美國就不同了。肯尼迪·范柏格在美國是個非常著名的律師。在9·11事件后,他擔任該襲擊事件的賠償金主要負責人,此次賠償事件解決的非常好,受到了一致好評。最近他又負責對美國七大企業高管發放的年薪進行監管。這些高管的年薪可以拿多少,這要由范柏格來說,并且他還對這些企業中的一百多名高薪酬員工的獎金、工資以及退休金等具有制定權。由于他的權利之大,在高管眼中他成了“薪酬沙皇”。但是皇帝好當可以家大難管呀,要想對高管的年薪進行徹底整治,把一碗水端平,必須要靠這個沙皇的高超智慧了。
在這篇報道中,由于范柏格的工作和大家的日常生活距離比較遠,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楚的明白其工作性質以及對其稱謂的了解,作者采用幽默的冷知識進行敘述,讓大家輕松的理解了他的工作。
從上述的幾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由于新聞報道本身敘述性和說明性比較強,因此其生硬性就比較強,通過巧妙應用冷知識,不但能夠起到總結性的作用,還能夠給全文增加趣味,提高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和趣味性,使枯燥的敘述形象化。
總之,巧妙運用冷知識會給枯燥的新聞報道增加趣味性,讓生硬的內容頓時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新聞報道能夠方便大眾記憶,也能夠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它是一種力量,在整篇報道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在以后的新聞編輯工作中我們要巧妙利用冷知識,讓新聞報道富有生氣,更受大眾喜愛。
參考文獻:
[1]陳 東.運用冷知識進行歷史教學的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18).
[2]完顏碧.潛伏在你身邊的“冷”知識[J].初中生學習:博聞,2012(10).
[3]孫 瑛.冷知識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J].新聞界,2011(1).
(作者單位:東莞市麻涌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