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愛霞
[摘 要]人類的發聲器官是非常復雜的,盡管某些部位或多或少是可以控制的,但作為主要發聲器官的聲帶,只能以間接的思維活動來控制。這種發聲機能完全憑借歌唱者的樂感和耳朵準確的聽力來制約,并且總是受到人的想象能力的影響。所以,學習歌唱應牢牢記住,發生機體總是以一個復雜的整體運作關系進行工作的,只有聲音的準確想象才能成功地協調、統一并指揮整個發聲機體。聲樂愛好者不要指望可以通過聲樂技巧的學習,獲得卓越的天然歌喉,只有具備了不尋常的樂感和相當好的天賦后才能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對其聲音本質加以很好的開發。
[關鍵詞]樂感;音準;音形象;發聲器官
學習歌唱技巧的目的,在于使歌唱能夠輕松地唱出特定的音高和一定音色與音準的聲音。聲音形象的形成,迫使歌唱發生機制以一種最精確、微妙的方式進行自我調整,才能建立起正確的聲音位置,使發出的聲音接近于想象的音型。這種聲音想象的形成,主要于基人們能夠隨意想象聲音的精確性上。具有想象一定音準、音高的才能,就能從聲音的想象中產生音量變化,人的聲音必須先有想象,然后才能成功地發出相應的聲音來。
一、在心理上形成聲音形象
在聲樂技巧的訓練中,歌唱者必須根據個人的嗓音條件,做到基本以自己的嗓音高度來想象所要唱出的聲音。我們想要的聲音,如果不是先孕育著一個形象的話,人的機體并無控制聲帶準確發聲的機能。這是事實,也是研究聲樂技巧必須認真對待的前提。作為主要發生器官的聲帶,只能以間接的思維活動來控制。這種發生機理完全憑借歌唱者的樂感和耳朵準確的聽力來制約,并且總是受到人的想象能力的影響。只有發生器官協調運動才能唱出想象中的聲音,而這種協調性不能靠直接的機體動作來控制,只有聲音的準確想象才能成功地協調、統一并指揮整個發聲機體。歌唱要控制所發出的聲音,不是在機體活動上而是在心理上。這種控制是建立在能精確地想象聲音形象的天賦能力的基礎上,以及發生器官相互協調配合的能力上,不是通過任何機體訓練可以獲得的。為獲得有效的聲音技巧,在發聲中學習對某些機體進行直接與自覺的控制只能是輔助性的,不能用于代替發生器官從心理上進行控制所形成的聲音形象。在心理上形成一個完全準確的聲音形象對歌唱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對所唱歌曲在音樂上、語音上沒有形成正確的聲音形象就開始歌唱,會影響耳朵和喉嚨之間的協調,控制不住音高和音準,將造成發聲的極度緊張,如果不及時消除,時間一長,緊張壓抑的感覺只能更加嚴重。
二、在內心能聽到音樂
學習一首歌曲的曲調與歌詞是要使自己能在內心聽到它。如果在開始對曲子的掌握還做不到這一點,就會在心理上形成緊張與不安,就很難形成正確的發聲機理,更不會產生一個明確而又扎實的音樂形象。發聲訓練的目的就在于能使自己發出近似想象中的一系列聲音,并且要很好地體驗這個過程。學習歌唱,再也沒有比用自己毫無音樂想象力的方法進行練習更糟的了。所以要在學習唱好一首歌曲之前,先要把它當作一首詩歌來朗誦,檢查每個音節,要把歌曲節奏與歌詞韻味和諧起來,直到能確切地想象每個語音形象和正確的語調變化為止,不要在沒有正確掌握歌曲的詞語內容之前學習歌曲的音樂。在學習歌曲的音樂時,要單獨學習樂句的節奏,要做到能準確、可靠地把節奏標記轉變為可聽到的音樂形象,要做到在看樂譜時就能聽到音樂。
三、在內心形成準確的旋律節奏形象
歌唱要唱出一連串準確的聲音,需要大量的實踐與全面的音樂修養,并需要具備高度的想象聲音形象的能力。它包括歌唱者想唱的旋律的最精確的音樂形象,只有在內心形成準確的旋律節奏,才能在開始發聲時就形成準確的音高、音準以及對聲音的其他要求。思想集中于聲音形象的程度與歌唱時放松的能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當懂得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所要發出的聲音形象時,就根本沒有機會去想發生器官的動作了,這樣就可以大大避免不必要的緊張。
四、在心理上形成一個元音的形象
為發出一個準確的元音所需要的機體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心理上形成一個元音的形象。只有用頭腦中所形成的精確的聲音形象統一指揮發聲器官的運作時,才能發出足夠準確的元音。如果把精力花在形成要唱的元音的清晰的聲音形象上,會產生好得多的效果。在歌唱與講話方面,精確的口唇動作是必須的,輔音的發音準確與否全靠唇舌的操作。這對那些在發聲中不必要地動用了全部發聲器官的歌唱者來說是大有好處的。但在使用中心理上沒有一個明確的聲音形象,之前直接控制機體活動是不適當的。筆者覺得即使發生機理是準確的,但直接運用這些精細的生理機能只會使正常的歌唱狀態更加緊張不安,換言之,它只會削弱歌唱的協調效能。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