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迪
摘 要:音樂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兒童的心靈美起著積極的作用。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始終,對低年級學生以進行節奏、音準訓練為主, 并適當進行識譜教學, 讓學生在節奏、律動中去感知音樂的美。
關鍵詞:音樂教育;三段式;教學;創新;感知
在當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音樂教育對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結構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對于正處在青少年成長時期的中小學生來說,完善的音樂教育將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智能、心理、品質以及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抓好基礎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環。
三段式教學的研究以現代教學理論、課程理論為指導,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著眼于課堂結構科學化、程序化、靈活化、多樣化,形成40分鐘的最佳分割:三段式結構。把非智力因素引入課堂,把課堂優化為“激趣說標;嘗試探索;應用評議”三階段模式。該教學方法改變了以往“填鴨式”教學模式,體現了現代教學由重“教”到重“學”的轉變,創設了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教學情境,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的目的。
美國心理學家費朗西絲·羅斯特曾經做了一個歷時8個月的對比實驗,發現“音樂教學能改善兒童的空間智力,并且持續很長”,接受音樂教育的兒童能夠在影響科學概念發展的空間智力上平均提高了46% ,同時在語言記憶力和反應力速度上也有明顯提高。
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學生們無論是唱、奏、聽都要求注意力集中,而且要調動記憶、想象、思維以及感情等各種心理過程積極參與,即所謂“全神貫注”。教學中學生演唱或視譜的過程實際就是訓練集中注意力的過程,而且知覺和動作要相互協調,既鍛煉了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也使學生通過讀譜與視唱記憶的訓練,提高了學生反應力的敏捷程度和整體記憶能力。正如法國文豪雨果曾說過“開啟人類智慧寶庫的鑰匙有三把,一把是文學,一把是數字,一把是音樂。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注意”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心理現象。除睡眠外,只要是在清醒狀態下,人的注意活動問題總是經常地在進行著的。 “注意”可分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兩種表現,無論是有意注意還是無意注意。都會表現在集中性、穩定性、分配、轉移等方面。
三段式教學的研究以現代教學理論,課程理論為指導,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著眼于課堂結構的科學化、程序化、靈活化和多樣化的研究,形成40分鐘的最佳分割——三段式結構。 “三段式”教學法把非智力因素引入課堂,把課堂結構優化為“激趣說標;嘗試探索;應用評議”等三階段模式。
第一階段為前l0分鐘。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其教學要求必須達到趣、疑、美、奇。在這一階段中,因為開始上課時,學生的注意力還會停留在上一節課的某些內容或課間活動的某些事情上,需通過“組織教學” 以引起對新課的有意注意.教學內容一般為基本功訓練與師生同練加知識傳授;也就是在教學新知識時加以基本功的訓練,如發聲練習、節奏練習,音樂知識,聽覺訓練等等。
第二階段為中15分鐘。是利用第一階段創設的最佳教學情境,在學生情緒最高昂,注意力最集中的理想狀態中講授新課。利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動力,推動智力因素的操作,即通過師生雙邊勞動產生“教學共鳴”,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這一階段是40分鐘課時的主要內容。在形式與內容上是豐富多變的。大致可分為三點:1.視唱(奏)練習。2.歌詞的處理;3.音樂的欣賞與賞評。這一段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必須重新組織教材,優化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
第三階段是后15分鐘。是把“第二階段” 的教學內容進行強化訓練,完成效果反饋,促進思維的發展。主要通過增加學習時的趣味性和活動性,加深對學習的音樂作品的理解和鞏固,它是中段15分鐘的延續,但形式不同,年級段又各不相同。一般方法為律動表演、即興表演、集體舞、歌表演、音樂小品、器樂演奏、創作練習等形式對所學的音樂作品進行完整的二度創作,加強對曲子的鞏固反饋。這一階段的教學設計須具有藝術性,要自然、和諧、貼切,要給學生以余音繞梁回味無窮的感受。
當然,最后還要注重音樂教學結課的方法。音樂教學不能局限在音樂課堂中,而應以課堂教學為軸,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延伸開拓,這樣才能縮短音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結課時,有目的地把所學內容延伸到課外,很好的對課內課外進行溝通、加強學科間的聯系,為課外音樂活動創造了好的條件,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音樂的無限魅力。結課這一環節也應注意體現它的審美理念。根據我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認為結課時應注意體現以下幾方面的美。
1.科學美
音樂結課要體現科學美,要以科學為指導。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音樂審美教育規律,向學生傳授科學的審美知識和技能。結合教材自然地進行情感滲透,不可信口開河。
2.情感美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形式,結課階段應該是學生情感的升華階段,教師應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情感因素,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結課中得到升華。
3.語言美
結課時,教師要用美的語言,重點突出,切中要害,畫龍點睛,精煉干凈利落地引導學生,教師語言要充滿感情色彩,富于感染力。要給學生以啟發,這樣并且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有助于審美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創造能力的發展。
4.情趣美
設計結課時,應重視在“趣”字上下功夫,盡可能設計得生動活潑,有趣味,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學生每次都帶著濃濃的興趣走出音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