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萍
《電工電子》是一門涉及面較廣的技術基礎課,對于技師學院的初中起點的學生而言,初學起來,往往感到困難。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選擇最佳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實踐證明,科學、靈活、多樣地設計和運用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增強學生興趣,提供教學效率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能開發學生智力,引導思維,為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做好鋪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問,就是主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向主動的學習進行轉化。那么,在教學中,應根據什么原則設疑提問,又采取什么方式具體靈活運用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課堂提問設計的原則
提問要適度。提問適度,就是所提問題的大小、難易、深淺程度要適宜,應符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基礎。如果問題過深、過難,學生會無所適從;問題過于簡單、平庸,不能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主體作用發揮不出來,沒有成效。適量、適度地提問,即要求教師設計的問題既能得到較廣泛的有效反應,使大部分學生感到不是深不可測,又不會使他們輕而易舉地獲得結論。
提問要適時。提問適時,就是提問可在講授新知識之前,憑借已學過的舊知識去推導獲得新知識。有的提問可在新知識講完之后,引導學生概括總結,以利于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印象。課堂45分鐘,學生很難自始至終都聚精會神,如發現學生情緒不高或開小差時,也可隨時提問,以引起學生注意。
提問要有序。課堂教學是一個完整的、有序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的提問組合順序應該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應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層次分明。有序的提問,可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思路,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新知識。
總之,課堂提問時,把握好適度、適時、有序的原則,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以上的提問原則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本人歸納、總結出以下幾種具體方式。
課堂提問的幾種具體方式
考察式提問。這種提問是指教師在上節課所涉及的知識范圍內,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解答,并作出成績評定。這樣,可督促學生注意課后復習,不斷鞏固所學知識。用這種方法提問,首先要有一定的計劃。比如,一學期每個學生提問幾次,一節課提問幾個學生,每個問題回答需時多少等,都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做出一定安排:其次,所提問題的難度要適宜,充分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例如,同樣是中“電位”的知識,可給出一個簡單直流電路,并標注上兩個點A、B。讓學困生敘述“電位”的概念,寫出A、B兩點電位的表示方法;中等水平的學生講述“電位與電壓”的異同點;優生求解A、B兩點電位及電壓。這樣既考察了中等以上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又避免了差生每次提問都回答不出來從而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最后,對提問過的學生還要不定時地提問。不然提問過的學生會感到萬事大吉,課后不復習,就達不到考察式提問的目的。另外,一定要把平時考察式提問的成績納入學生期末成績評定中去。這樣,考察式提問的權威性會更高。
新課導入式提問。這種提問是指教師在學生已有的知識范圍內提出問題,漸次導入新課的一種教學活動。它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水平。這種提問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還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充分的了解。
例如,在講解“基爾霍夫定律”一節中,教師先畫出一個有兩個網孔的復雜電路,給出電路各元件的數值,讓學生求各支路電流。因為復雜電路與以往的簡單電路不同,簡單電路能用電阻串、并聯知識及歐姆定律求解,復雜電路卻不能用上述方法分析解決。所以,學生找不出解題思路,只能照搬歐姆定律得出錯誤答案。至此,教師可向學生道出錯誤原因:復雜電路需要新的定律來求解——基爾霍夫定律。這種提問式導入新課,既設置了疑問,又指出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習興趣,使他們不由自主地認真聽講,保證了教學質量。
啟發式提問。這種提問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通過啟發引導,使學生對新知識做出質疑、回答和判斷的一種雙邊教學活動。它能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講功率放大器一節時,由于功率放大器的種類很多,有甲類、乙類、乙類推挽和甲乙類推挽。這些內容較復雜,學生不易掌握。可以采用啟發式的提問方法,把各類功率放大器的特點加以對比,中間穿插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啟發式提問,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思路清晰、思維活躍。
質量檢測式提問。這種提問是指教師在授課結束后,在所講授的知識范圍內讓學生回答的一種教學活動。它能夠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了解教師自己的教學效果,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借鑒。檢測時,要注意學生的不同層次,特別要加強對學困生的檢測,這對他們是一個必要的督促和鞭策;其次,提問結束后,應在當時或課后對發現的教學不足采取補救措施。
以上的四種提問方式,不管哪一種,對培養學生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及靈活應變能力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總之,課堂提問不論采用什么方式,都應把握住“適度、適時、有序”這幾個原則。提問方式的使用,也不必拘泥于一種,可靈活地加以綜合使用。教學實踐證明,課堂教學中,合理地設計題問,能更好地啟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習興趣,從而為一堂課開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