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就平面設計而言,在過去的20年中,字體設計的發展是整個平面設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視覺傳達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20年后的今天,字體設計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不僅沒有削弱的跡象,反而以一種不可擋的氣勢不斷地被擴大、拓展并被應用到新的領域。新字體設計為整個視覺設計帶來了一陣又一陣的沖擊波,新的活力與力量釋放無余。
任何偉大的進步都離不開長期的醞釀,現今的字體設計也經歷過一些重要的轉折點,其中對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轉折點,大約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電腦作為一種新工具逐漸但又迅速地進入平面設計領域,整個顛覆了當時對傳統平面設計的狀態。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平面設計師的工作方式,同時也催化了一些新的設計理念的產生。幾乎所有的設計師、設計專業教育者、設計專業研究者都有一種共識,那就是:電腦后期的技術介入給平面設計所帶來的重要變化之一,便是全新的字體設計理念的確立。在當代平面設計中,對文字的視覺功能最大值的追求與利用,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手段與趨勢。
本課題研究現實的課堂教學,發現、反思并及時調控教師的教學行為,改善學生學的行為,有利于調動教師教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學活動中原有的與現有的教育資源,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益。通過對影響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程序的設計、教學組織形式等進行分析、研究,逐步形成符合專業實際的教育教學策略,營造學校特有的教育文化,最終達到培養合格人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有效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目的。比如,字體設計教學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字體設計評判標準的準則如何與時代性聯系?教學中盲目追求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文字設計的基礎問題:如何在有限的課程中,選擇最有效的知識點和訓練課題來提高教學質量。這些疑問其實都涉及到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程序設計、教學組織形式,所以要對這些問題作出回答,勢必要對字體設計課程的各個方面進行規劃探究。
字體設計作為支撐平面設計平臺的設計教育,應責無旁貸地做出時代性的改革與更新,以順應時代的發展。從這幾年的教學探索中,根據自己教學的經驗,以及實際的設計需求,也根據學生學生能夠把握的能力范圍,建議將教學課程設置為以下幾個部分:
從發現字體、認識字體到創造字體的原則
教師純粹“說字”的傳統教法已經不再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視覺設計教育系統了。打破以往先講授文字的歷史和發展,可以從“發現與收集”做起。教學方式以學生實踐為主,要求學生拿起照相機,走出課堂,記錄下生活中與字體設計相關的對象,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去發現字體、感受字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手段。學生從“看不見”到“看得見”,再到對“見到”的內容加以分析的過程是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
訓練一:文字構成游戲。根據不同字體特征和屬性,對文字在既定空間中作出合理安排,他們之間的大小、主次、虛實、疏密、節奏等方面的關系,可以是一種文字游戲,在玩中培養學生學會用文字營造一種氛圍,表達某種情趣,對文字組織形態的審美意識。
單體文字與詞組創造及組合
單個文字或短語詞組字體的構成因素包括文字的大小、粗細、變形、立體、色彩、肌理、表現手法等,所以新字體的開發與創造,有許多與圖形創造的法則相同之處,只是所取對象不同。
訓練一:單體文字的字體形態創造。分別以中英文字體為對象,在充分認識文字屬性的基礎上,用各種表現手法對其進行造型創新表現。
訓練二:詞組練習。將之前的單獨文字進行組合,重視其組合的視覺組織關系。體現在對文字體量節奏的調節,對文字筆劃粗細、視覺面積上的調節,從感性和理性兩方面,從字體的特征、結構以及組織關系入手,研究這些既定詞組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對其進行有視覺魅力的組合。
與圖形結合的情感創意字體設計
字體的象形設計是借助字體本身的含義引申、發展,是字體形象化、象征化,最終成為具有形象內容的語言符號,中國的漢字至今任保留象形和會意特征的文字。無論哪種都拓寬了字體的欣賞功能和閱讀功能,使設計空間顯得更為寬泛。在字體設計時適當地引入一些美的手法,將會有完全不同的情感表現出來,這也是我們進行字體設計教學中的一種新的嘗試。
訓練一:以一種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名稱文字做字體設計。在對已有的食物包裝上的字體進行分析之后,結合自己個人對選定食物的經驗和感受,對食物名稱進行設計。強調文字的筆畫與插入圖形的關系,是對字的形態、語義等進行分析理解后,將自己和要表現的內容結合起來的創作。
訓練二:選取一組與上海有關的文字作有地區特色的文字設計。課堂教學中,以對“田子坊”這三個字的字體創意設計為例,讓學生對圖形、字意進行合理搭配,鍛煉學生畫面編排的均衡能力。
學生在進行設計時,可以利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手法來表達所設計字的精神、情趣和內涵。
字體設計的綜合運用
本階段課程設置的教學目的是對所學過的與字體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進行綜合性的檢驗,課程中模擬實戰,盡可能真實地結合設計功能,設計生活中的實用品,要求將從一系列練習中得到的經驗付諸實踐,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基礎練習轉換到設計學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訓練課題:選擇一個設計主題與一系列應用載體,思考如何將文字的功能合理地體現在設計之中。通過各種文字之間組織與應用,將其運用到各種宣傳形的物體上,例如環保袋、名片、紙杯、抱枕、衣物等實物上,這樣的練習既綜合性地鞏固了學生對文字設計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對文字與整體版面關系的處理能力。
在每一輪的課程中都要講求實效性教學的合理運用,才能保證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有所提升。在現在一些追逐形式,“華而不實”的花哨課堂教學背后,真正地要學生能在45分鐘內學到知識或者技能才是至關重要的,熱鬧的課堂存在的只是表面,它缺失的卻是課堂本該有的實效性。特別是平面設計類專業的課堂,因為學習理念的保守,以及教師經驗的缺乏,教師團隊對教學反思的不重視,造成學生學習知識能力減弱,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學習過程被動,學習潛能沒有被釋放。這樣的無味地教學模式也使得教師毫無進步,日復一日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都千篇一律,與一直在倡導的高效率課堂背道而馳。字體設計課程教學是要求教學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以創意為靈魂的系統的教學過程,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文字設計規律后,通過一些創新的教育手段,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設計思維的全方位擴展,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其豐富的創意想象力,立足于體現現代的字體設計的精神,立足于傳授當代字體設計的重要理念,立足于思考這些理念與未來設計應用的關系,是我對字體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規劃的宗旨。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我將一直為之努力的目標。對于任何教師,任何學校及專業,我們都必須密切關注課堂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要講效率,要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力爭用最經濟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