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祥康
摘要:
從繪畫語言、工具、材質、形式、風格等方面闡明:水彩畫是極具靈活性的、極具可塑性的、以及有很強寬容性的一個畫種,是一種多元化的藝術。
關鍵詞:水彩畫;特性;寬容性;多元化
水彩畫是一種形式語言,繪畫語言作為一種技術手法和表現手段,其目的都是為更好地體現畫家的藝術構思,為作品內容即畫家的觀念、思想、情感的表現服務的。水彩畫作為以水與色為媒體的畫種,它在造型領域獨樹一幟,具有水色淋漓、色調輕快透明等特點。水是源泉,色是生命。水與色的結合構成水彩畫的特殊藝術語言,充分發揮水色的韻味和透明性是水彩畫藝術語言的關鍵。
一、水彩畫的起源與傳播
水彩畫作為一個獨立畫種即現代意義上的水彩畫是歐洲文藝復興以后出現的一種繪畫樣式,它雖誕生于歐洲,但文化精神卻植根于整個東、西方繪畫傳統之中。到18世紀初,這一畫種首先在英國形成比較成熟的面貌,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國畫。由于水彩畫具有獨特的審美性,在后來的幾百年間,它得到廣泛的傳播、發展和完善。水彩畫作為外來畫種傳入我國已有100余年歷史。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水彩畫領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透過全國水彩畫展覽呈現出形式多樣化、風格民族化的整體趨勢,較顯著地體現出水彩畫從訓練型、輔助型逐步向創作型和展覽型轉化的態勢。水彩畫不僅表現在畫作尺幅增大、主題表現深刻,而且繪畫技法運用非常嫻熟,整體上進一步提高了水彩、粉畫創作的審美品位和藝術境界。
水彩畫是用水作為媒介調和顏料,從而達到藝術家創作目的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水彩畫的本體語言是由水彩畫的透明顏料、水、畫筆、紙等物性材料特征所決定的。以其透明、清新、水色交融為特點的水彩畫語言,不同于諸如中國畫、油畫、版畫等畫種的本體語言。水彩畫之所以獨立存在,是因為它有著某種不可替代性,它所運用材料的本體特性成就了水彩畫藝術語言有別于其他藝術的獨特的藝術韻味,而這種獨特的藝術韻味正是構成水彩畫審美價值的基礎。
二、水彩畫的工具和材料 為“多元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客觀優勢
水彩畫的語言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從嚴格意義上說,它在審美觀念和哲學理念上屬西方繪畫造型體系,在構圖、色彩、造型等方面與油畫基本相同。通常以明暗為手段,在二維平面上研究和表現三維空間中的物體。第二,以水溶性顏料和水作為繪畫媒體,在視覺效果上顯現出透明、流暢、滋潤等獨特的藝術情趣,并與其它畫種拉開距離,是一種“詩化性語言”以上兩方面的結合,成就了水彩畫自身的審收美觀念和表現體系。它既不同于以線為主的東方繪畫,也有別于以厚涂為主的油性繪畫,它介乎兩者之間,正因為此,這也就為水彩畫提供了無限發展的可能性。當代藝術是多元化的時代。所謂多元,即是指藝術的觀念、主張、途徑、樣式、風格、技法以及行為等走向多種多樣,并推陳出新。創造往往就此產生。于是,某些繪畫既像中國畫又像水彩畫,或是既像油畫又像漆畫、既像鑲嵌畫又像版畫,還有些新出現的技法和畫種頻頻現世,讓某些理論家焦頭爛額,大感麻煩,不知怎樣給其定位。其實,這層出不窮的新型繪畫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繪畫界,形成了當今世界畫壇多姿多彩的面貌。而水彩畫在文化觀念、技法、材料等方面也有新的突破,許多水彩畫家一直在辛勤耕耘,他們給水彩畫開拓了一個廣闊天地。
三、水彩畫的寬容性為“多元化”
提供了無限發展的廣闊空間以上所談的是繪畫工具和材質。而在繪畫形式、風格上,水彩畫就更加趨于多樣化了。我們是否能從另外一種角度來重新審視它:首先,水彩畫獨特的即興性,打破了理性的束縛和僵化的思維方式;其次,水彩畫作為其它畫種用來收集素材和嘗試效果的簡便用具,具有逼近其它畫種的發展潛能。這些,均賦予了水彩畫無限發展的空間,并且能向其它畫種發出挑戰。油畫,以其凝重、厚實、表現力強,占據著畫壇大哥的位置,而油畫通常所說的表現力強,主要指表現體積、空間、明暗、色彩效果等方面。中國水墨淋漓、滋潤、潑辣、含蓄、空靈、朦朧。而水彩畫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在審美趣味、筆意氣韻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綜上所述,我認為水彩畫不再是“輕音樂”,而是“交響樂”。在奏響著大真、大善、大美的華麗樂章。它既輕靈華滋,又濕潤厚重;既有西方繪畫明暗、色彩、形體等表現的充分性;又易向中國水墨輕工靈畫風靠攏;既可向五彩斑斕的裝飾畫風發揮,又可向版畫的畫面雅趣傾向拓展……。可以說,水彩畫是極‘具靈活性的、極具可塑性的。然而,雖然水彩畫具有很強的寬容性,但它在形形色色的藝術品類中,仍然是那么的獨特,水彩永遠是水彩,是任何其它藝術形式都無法取代的。
水彩畫獨有的特殊性及偶發性,經常會給我們的畫面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水彩藝術中,偶然具有天成之美,其產生的畫面效果生機盎然,令人欣喜。繪畫藝術以新求變,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多年來,有觀念形態的變,有主題樣式的變,有材料技法的變,一次來創造更富有表現力、時代感和藝術個性的繪畫形式。中國的水彩藝術根植于中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經過百余年的錘煉與發展,走向了藝術特征的豐富性和獨立性,并已經形成了空前繁榮的局面。而當今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不斷進步為水彩畫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領域。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奇跡水彩藝術在無數后代愛好者的傳承下發展廣大,進一步完善和輝煌。
【參考文獻】
[1]齊華.漫談水彩畫[N].美術報,2000-01-22
[2]黃鐵山,潘長臻.全國水彩金獎畫家談技法[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