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軍
【摘 要】新課程改革后,素質教育成為中學教育的新目標,美術作為高中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重視不足、方法不當等原因,高中美術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介紹了高中美術課堂的現狀,并從轉換教師角色、豐富教學方法、情感教學等多方面闡述了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教學;方法
由于高中學習壓力大、時間緊,美術課成為了很多學生的休息課,甚至直接被其他學科擠占,再加上老師教學方法不當導致高中美術課堂長期效率低下。中學美術不是要培養大畫家大藝術家,而是以鑒賞為主,通過美術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強化學生對美的認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一、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現狀
1.美術教學形式化
長期以來,由于美術不是高考考試項目被劃入副科行業,置于無足輕重的位置,老師和學生對于美術課自然也就不重視了。一部分老師將美術課當成一種任務,上課照本宣科地念,或者放一些美術作品讓學生自己看甚至有些美術課變成了電影欣賞課。還有一部分老師曲解新課標的精神,片面地追求活躍、合作、探究學習,完全不考慮教材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動不動就讓學生分組討論、表演,一節課看似熱鬧非凡,其實只是流于形式,完全沒有實質內容,學生根本學不到東西。
2.教條主義嚴重
高中美術課更多的是鑒賞,通過對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進行學習,強化高中生對于美的認知。而對于那些優秀的美術作品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能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按固定的套路去欣賞作品。很多美術老師對作品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就會給作品貼上自己的標簽,通過不斷的暗示、誘導使學生拋棄自己的觀點,讓他們走向既定的思維軌道。美術課本來就是一門思想性的學科,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個性得不到張揚。
3.虛無主義之風蔓延
由于美術教學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開放性,很多老師就認為美術教學是教無定法隨心所欲的,課前完全不做準備工作,上課時想到哪里講到哪里,完全沒有章法沒有邏輯,課堂效果不好。使得高中美術教學不能有效展開,美術課堂的目標也不能很好地實現。
二、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1.提高美術課堂效果的重要前提——轉換教師角色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課堂逐漸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我們的美術老師也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轉換自己的角色,既不能沿用傳統領導者的角色也不能過度放松,對課堂不聞不問。應該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交流合作關系,從傳統的教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從課堂的主導者變成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參與度。例如每次在教一個新的年級時,第一節美術課我都會問問同學們對于美術的看法,有的同學認為美術是一種勞動,有的同學認為美術來源于原始的圖畫記事,有的同學則認為美術是一種巫術演變而來,每一次的回答都會有讓我驚喜的答案。對于一位同學的回答我印象特別深,他說美術不能簡單地說是什么或者起源于什么,美術活動包含了這些總體,因為美術本身就是一種勞動,也是作者思想的一種表達,而這種勞動方式也可以說是寓于游戲之中的。這樣的回答讓我看到了一個高中生哲學、辯證的思維,為之驚嘆。老師轉換角色之后,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培養他們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讓課堂處于一種興奮、民主、和諧的氣氛中,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標。
2.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策略——豐富教學方法
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也是優化美術教學的重要手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豐富教學方法,通過不同的途徑來培養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首先在課堂中要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能夠克服傳統教學方式枯燥、抽象的特點,將很多抽象的概念具象地表現出來,還可以通過一些圖片、視頻、音頻等來豐富教學素材,通過多媒體來輔助美術教學也是當前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例如,傳統的美術欣賞課教師的資料來源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一些例圖,這些圖片不僅信息量少而且尺寸小色彩效果差,很難給同學們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力,也就難以產生內心的共鳴。我在上美術鑒賞課時將經典名畫《克里斯蒂娜的世界》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滿目荒涼的土地占據了畫面的五分之四,瘦弱的少女用她那發育不全的骨骼支撐著身體,一邊凝視著木板房一邊艱難地向上爬行,那種超乎現實的憂郁感讓觀者去費神索思。這幅畫雖然透露著現實的悲劇卻傳達著美好的愿望與堅強的精神。通過多媒體將這樣的經典作品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接觸更多的經典,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洗滌他們的心靈。還可以通過多媒體介紹一些著名畫家的背景、歷史故事,介紹中國的傳統水墨畫、西方的油畫等等,豐富同學們的知識結構,開闊他們的視野。
除了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們都能夠參與其中,在親身的體驗中增加對美的認識。如,我曾經讓同學們五個人一組利用舊報紙設計服裝,并開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報紙時裝秀,既宣傳了廢物利用的思想有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與合作能力。在這一次的活動中,我本想著能順利完成就算是實現目標,沒想到他們給了我更大的驚喜。每一組都分工明確,誰負責裁剪誰負責設計,誰負責服裝的制作,誰來當模特,配合相當默契,最后的報紙時裝也是形態各異,各有特色,相當好看。
與此同時我還積極鼓勵同學們進行思維創新,很多同學沒有美術基礎,高中的時間又比較緊迫,高考的壓力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根本沒有時間去訓練美術的技法,但是作為必修科目,美術考試又是必須進行的,因此,我就鼓勵他們鍛煉美術思維進行美術鑒賞等活動。在一次的考試中,一位寫了《父親》這幅畫的鑒賞,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由父親帶大,他結合了自己的經歷與對于父親的認識下來他對《父親》自己的理解,讓人看了潸然淚下。
3.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輔助——情感教學
情感教學是在情感基礎上進行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柔性的教育來幫助同學們放松思想,提升學習的積極性。高中本來就是學習最緊張的時刻,即使是在美術的學習中緊繃的神經也得不到放松,情感教學就是要通過建立教學與學生之間心靈的溝通,幫助學生放松身心,去發現美創造美。曾經有一次美術課,我在課堂的最后布置了一個隨堂小作業,我在班級巡視的時候,所有的同學都在認真完成,卻逮到一位同學在偷偷地做數學作業,我本想教育他一下,跟他說既然都開始寫數學作業了美術作業肯定寫好了,立刻把布置的美術作業交上來,誰知他拿起正在用的草稿紙寫上了一句話就交給我了,上面寫著“人生就像草稿紙,只有一次不能重來”。該學生這樣的行為雖然不可取,但是他的思維讓我為之一驚,我批評了他在課堂不認真上課也表揚了他思維的靈活性思想的深刻。在以后的課堂中我很關注這位同學,他經歷了這次事件對美術課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后來的課堂中變得認真、積極,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畢業后告訴我,那一節美術課改變他對于很多事情的認識,讓他明白了什么事該什么時候做,只要該做的事都要用百分之百的態度去完成。
總之,個性化教育與全面發展是現代中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最為教育的前沿陣地,美術課堂也背負著重要的使命。美術老師應該認真思考目前的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轉換自己的角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高中美術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盧娟.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3(06)
[2]趙玉平.淺議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1(31)
[3]王智娟.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之我見[J].東方青年.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