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妍等
關鍵詞 感冒 抗生素 使用情況
感冒是人群最為常見的疾病,而抗生素是目前應用最廣的藥物之一,使用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包括醫務人員(一些)也存在著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某些患者把把抗生素當作常規藥物使用,造成經濟上的浪費,不僅使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使用壽命縮短,出現超耐藥菌,增加了醫源性疾病的發生。為開展針對性的社區健康教育提供依據,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感冒患者500例,分析因感冒而使用抗生素情況。發現因感冒使用抗生素468例,其中來源于醫院56%,使用抗生素原因中“醫生的決定”57.2%,而抗生素使用越多醫療費用越高,抗生素的使用以頭孢類、喹諾酮類較高。
資料與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感冒患者500例,采用投幣隨機確定調查患者以下資料:①患者的性別、年齡;②最近1次感冒的病情,治療療程;③抗生素的來源,使用及有關認知情況。進行處方調查。
結 果
門診患者,男248例,女252例;<18歲69例,18~59歲296例;≥60歲135例;離退休198例,享受醫保336例,自費164例。
被調查患者感冒(最近1次)伴有發熱142例(283%),無發熱358例(717%)。體溫385℃以上75例,發熱持續3天以上25例,而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15例。受調查者患慢性疾病128例(256%)。
醫藥費調查:500例患者因感冒就診,醫藥支出<20元46例(9%),20~150元297例(594%),>150元157例(314%)。
抗生素的種類:500例患者中使用兩種抗生素140例。所有抗生素中以頭孢類最多,有306例(612%),其次為氟喹酮類143例(286%),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氨基糖苷類,磺胺類及甲硝唑類51例(102%)。
抗生素的來源:來源中“醫院就診”612%;家中自備268%,去藥店自購12%:使用抗生素原因中“醫生決定”572%,自已認為有必要325%,親友建議103%,有59例使用抗生素后出現不良反應,19例出現皮疹,40例出現胃腸不適,頭暈乏力心悸癥狀,停藥后給予處理,癥狀消失,2例出現過敏性休克經搶救緩解。
調查發現,患者感冒時有發熱使用抗生素率高于無發熱,就診者抗生素使用率高于未來就診者,抗生素的使作率高醫藥支出就越高;認為感冒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認為抗生素能減輕病程者,抗生素的使用率最高。
討 論
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不需要抗生素的治療。從本次結果分析如下:①醫務人員習慣保護性的使用抗生素;②為了經濟效益;③患者認為感冒就必須用抗生素,用抗生素就好的快;④門診醫務人員本身對抗生素使用的相關知識認識不足,抗生素獲得容易。
針對上述原因,建議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強媒體宣傳;②加強抗生素的管理,嚴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種類及量;③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及抗生素規范的使用的培訓、使用原則、加強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田明慶,方劍,黃秀清.門診患者院前抗生素的使用情況[J].中華全科醫學,2005,4(12):738-739.
2 周曉紅.我院門診和急診處方抗生素應用分析[J].廣東藥學,2001,4:55-56.
3 白宇飛,杜偉,尚亞飛.門診病人抗生素濫用現象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02,17(6):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