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常勝
摘 要 目的:探討關節鏡下復位可吸收釘協同雙線錨釘固定治療脛骨髁間棘骨折了臨床療效。方法:完成手術30例。關節鏡下復位可吸收釘協同雙線錨釘固定治療脛骨髁間棘骨折。結果:本組30例獲得隨訪,隨訪時間3~24個月,平均10個月。所有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良好。結論:關節鏡下復位可吸收釘協同雙線錨釘內固定前交叉韌帶下止點撕脫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關節鏡 可吸收釘 錨釘 脛骨髁間棘骨折 微創
2007~2011年采用關節鏡下復位可吸收釘協同雙線錨釘內固定前交叉韌帶下止點撕脫性骨折患者30例,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21~48歲,平均35.6歲。所有患者均為單側脛骨髁間棘止點撕脫性骨折。其中運動致傷10例,交通事故損傷14例,砸傷6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其中:Ⅱ型13例,Ⅲ型15例,Ⅳ型2例。入院時所有病例均關節不穩、關節疼痛、前抽屜試驗陽性。
手術方法:所有患者選擇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麻醉生效后取平臥位使用氣壓止血帶,手術入路取常規前內、外側入路進關節鏡操作器械,依次進行關節探查如發現合并傷者一并治療。清除髕上囊區、清理髁間窩、清除髕下滑膜系帶、部分膝橫韌帶及髕下脂肪墊,讓髁間棘骨折充分顯露在關節鏡視野下。仔細清理骨折間隙凝血,如見碎裂小骨塊則將其取出,骨膜起子分離骨折塊,仔細清理瘢痕及瘀血塊及增生的肉芽組織,磨鉆加深骨床,適當咬切骨折塊周圍直至骨折塊能完全進入骨床;屈曲膝關節90°位,前內切口置入前交叉韌帶脛骨導向器,復位骨折塊,脛骨內側平臺小切口,沿著導向器打入可吸收釘專用鉆頭垂直于骨折基地部開鉆,可吸收釘視骨塊大小選擇3~5mm直徑,鉆入深度大約5cm左右,然后在導向器內進行攻絲,后通過導向器垂直于骨折基地部旋入一枚雙尾纖錨釘深度選擇將錨完全旋入脛骨平臺不露釘尾為準,而后在骨塊上用1枚1.0克氏針呈四邊形鉆取4個孔,后將錨釘尾纖十字插入骨塊后,將骨塊復位后沿事先釘道旋入1枚可吸收釘將骨塊旋緊,后將錨釘尾線打外科結打緊,固定完畢后,關節鏡下觀察伸屈關節情況,并經C型臂X線機透視,確認固定良好。術畢在關節腔內放置負壓引流管。
術后常規使用持續型硬膜外鎮痛泵控制疼痛,抗生素預防感染?;枷ヒ詮椓噹О?天,膝關節自限型支具固定伸直位。術后1~2天拔除引流管。術后第1周左右鼓勵患者在支局保護下進行膝關節主動被動屈伸運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術后第2~4周逐步增加膝關節活動度訓練,將膝關節自限型支局調整活動范圍0°~90°,可于伸直位扶雙拐保護下部分負重下地行走,但禁止上下樓梯。術后4~6個月門診X線復查,骨折愈合良好后祛除膝關節支具行走,重點加強股四頭肌肌力訓練及膝關節屈伸功能鍛煉,但避免劇烈運動。
判斷標準:采用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法評價患者膝關節功能,包括跛行、負重、交鎖、關節不穩、疼痛、腫脹、爬樓梯、下蹲等8個方面,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膝關節恢復功能越好[1]。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V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來表示。手術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α=0.01。
結 果
30例病例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3個月~2年,所有患者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良好,無切口感染、骨感染、骨塊移位、關節僵直等并發癥。4例術后2個月內出現程度較輕的關節積液,未作處置完全消失。全部病例術后,前后抽屜試驗、lachman試驗均為陰性,無關節不穩定主訴及體征,該組病例術前按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法評價其術前40±4)分,術后最后一次隨訪評分83±3分,經過統計學分析其P<0.05,故有顯著的統計學一樣,27例患者對此手術療效果滿意,3例患者訴屈曲下蹲時自感膝關節飽脹感,建議加強膝關節負重屈伸功能鍛煉。
討 論
以往的膝關節脛骨髁間棘撕脫型骨折往往選擇開放手術治療,其創傷大,所以住院時間長、術后膝關節屈伸功能及穩定性恢復困難,而開放手術后往往膝關節強直發生率較高[2]。而由于關節鏡及微創技術的發展,在關節鏡下進行脛骨髁間棘撕脫型骨折復位固定術式已成為共識。具有手術創傷小,定位準確,固定可靠,術后局部反應較輕,可以早期開展康復訓練,恢復快等優點。固定方法有克氏針,還有空心螺絲釘、鋼絲,空心拉力螺釘固定術后需取出內固定物則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及痛苦,30例患者隨訪結果Lysholm評分83±3分,經過統計學分析其,P<0.05故有顯著的統計學一樣,27例患者對此手術療效果滿意,3例患者訴屈曲下蹲時自感膝關節飽脹感,建議加強膝關節負重屈伸功能鍛煉。故選用的關節鏡下復位可吸收釘協同雙線錨釘內固定前交叉韌帶下止點撕脫性骨折具有以下優點:①采用可吸收釘及錨釘立體固定術后不必取出內固定物,減少了患者負擔及痛苦。②采用一枚可吸收釘垂直于骨科將撕脫骨塊復位加壓保證了骨折在縱軸上的穩定,同時采用錨釘四邊形鉆孔捆扎縫合使得骨塊在冠狀位不能發生旋轉,體現了AO理論的堅固穩定的原來。③手術難度不大,操作簡單、快捷,手術時間短。④固定骨折塊牢固,不易松動,可以早期活動關節,減少骨折后遺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采用關節鏡下復位可吸收釘協同雙線錨釘內固定前交叉韌帶下止點撕脫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馬一鳴,謝壘,李堅,等.關節鏡下空心釘固定治療陳舊性脛骨髁間棘撕脫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7,22(10):869.
2 Zariczny JB.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eminence: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pinning [J].J BoneJoint Surg(Am),1977,59(8):11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