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月玲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無切口、創傷小、并發癥少,老年人樂于接受。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肺部疾病等等,選擇對呼吸循環功能影響小的麻醉方式及藥物有利于治療和恢復,甲磺酸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酰胺類長效局麻藥,其心臟毒性顯著低于布比卡因,在臨床已得到廣泛應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與鹽酸羅哌卡因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文就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電切術采用甲磺酸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CSEA)的情況下。
資料與方法
50例擇期手術患者中,前列腺增生47例,前列腺癌變3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13例,慢性支氣管炎7例。術前均無水,電解壓及酸堿平衡絮亂。
麻醉方法:術前30分肌注咪唑安定2mg,阿托品0.5mg高血壓患者維持藥物治療至術前,糖尿病患者術前術中控制血糖,冠心病患者術前積極改善心肺功能。入室建立靜脈通路控制輸液速度,晶體液選用復方氯化鈉,膠體液選用羥乙基淀粉(200/0.5)氯化鈉注射液,在L2~3或L3~4行硬膜外穿刺,進入硬膜外腔后腰麻針經硬膜穿刺進入內腔,穿刺進入蛛網膜下腔后,自腰麻針注入10%葡萄糖1ml與甲磺酸羅哌卡因2ml的混合液。硬膜外留置導管3.5cm,控制麻醉平面在T9以下,術中常規吸氧連續監側心電圖,血壓,心率及血氧,間斷檢測血糖。 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蛛網膜下隙藥后4分鐘出現麻醉平面,10~14分鐘麻醉平面固定,麻醉效果確切,租滯平面最高達T7,腰麻阻滯時間90~150分鐘,手術經歷時間40~100分鐘。麻醉后血壓有下降趨勢,加快輸液速度,其中有2例患者使用了麻黃堿,SpO2均高于麻醉前。麻醉前、中、后的SpO2、pBp、HR變化經比標準差無統計學意義(P<0.05)。送達病房后均吸氧2~3L/分,去枕平臥,隨訪72小時,無1例發生惡心、嘔吐及頭痛。見表1。
討 論
接受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都是老年人群,術前并發癥較多,心功能差,許多伴有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呼衰[1],對麻醉和手術耐受能力降低,必須重視麻醉前的全面體檢和術前準備,考慮到TURP操作特點和老年人的病理生理改變,應選擇對患者影響最小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藥物,CSEA即可以快速產生麻醉效果,又對患者的內環境影響最小。甲磺酸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酰胺類局麻藥,與布比卡因比較有較小的心血管、中樞神經毒性及感覺運動分離的特點[2]。李一亮和彭章龍[3]。甲磺酸羅哌卡因與等效濃度的鹽酸羅哌卡因用于腰椎硬膜下阻滯的效應相同,且安全無毒性。通過本組患者的觀察甲磺羅哌卡因用于前列腺電切老年患者腰硬聯合下麻醉未發現心血管、中樞神經毒性生理干擾小。腰硬聯合麻醉中腰麻針的設計使腦脊液的外滲減少,阻止了頭痛的發生提高了手術效率[4]。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免去了體被切口,比常規前列腺摘除術創傷小,但后尿道損傷易致靜脈開放,加上電灼導致創面血管破損極容易使多達數萬毫升的灌洗液部分吸收入血。因此,高容量低鈉性中毒時這類手術的常見并發癥[5]。本組患者術中都處于清醒狀態,便于觀察患者,加強監測患者的血鈉、血壓、中心靜脈壓,維持機體內環境和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是術中管理的重點,適當監測血糖,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必要時使用胰島素和氯化鉀。術中嚴密觀察監測患者,防止經尿道電切綜合征的發生,必要時可給予速尿、地西蘭等藥物。
參考文獻
1 張培紅,田斌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麻醉處理.臨床麻醉學雜志,2003,19(12):754.
2 胡興國.羅哌卡因的藥理學進展.國外醫學·麻醉復蘇分冊,1997,18(5):308-311.
3 李一亮,彭章龍.甲磺酸羅哌卡因與鹽酸羅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滯的效應比較.臨床麻醉學雜志,2004,20(10):590-592.
4 曹靈敏,李勝德,馬桂芬.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高齡患者的應用.臨床麻醉學雜志,2004,20(12):742-743.
5 秦曉濤,盧一平.經尿道電切綜合征.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0,21(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