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隆閣
摘 要 目的:觀察炎琥寧聯合經皮給藥治療儀治療秋季腹瀉的效果。方法:采用炎琥寧靜滴聯合經皮給藥治療儀治療秋季腹瀉,并設對照組,觀察療效。結果:炎琥寧加皮療組有效率91%,炎琥寧組有效率77%,病毒唑組有效率52%;三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炎琥寧靜滴聯合經皮給藥治療儀治療秋季腹瀉,縮短患兒治療時間,減少患兒痛苦,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炎琥寧 經皮給藥治療儀 秋季腹瀉
資料與方法
2007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秋季腹瀉病兒285例,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臨床分組:將146例病兒隨機平分三組,A組(病毒唑組)91例,B組(炎琥寧組)96例。C組(炎琥寧加皮療組)98例。其中男151例,女134例,2~6個月39例,6個月~1歲97例,1~2歲85例,2~3歲64例,兩組性別、年齡、臨床癥狀、輔助檢查等統計學處理后差異無顯著性。
治療方法:三組均給予一般治療:指導飲食、補液,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治療,調節腸道菌群治療。A組加用病毒唑10~15mg/(kg·日)靜滴;B加用炎琥寧5~8mg/(kg·日)靜滴;C組加用炎琥寧5~8mg/(kg·日)靜滴,并在此基礎上予經皮給藥治療儀治療。具體方法:采用經皮給藥治療儀,將藥貼敷在臍部穴位(強度4,時間20分鐘,溫度37℃),接好電極進行治療,治療完畢后藥貼置12小時,以保證藥物充分滲透于皮膚內,1次/日,5天1個療程,3天后評價療效,有效者繼續進行治療。
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72小時內大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②有效:72小時內大便性狀及次數明顯好轉,全身明顯改善;③無效:72小時內大便性狀及次數,全身癥狀均無好轉。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X2檢驗。
結 果
三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討 論
輪狀病毒是導致小兒秋季腹瀉的重要病原體,本病發病季節性較強,好發于秋冬季。有研究表明炎琥寧對腺病毒[1]、流感病毒、輪狀病毒等多種病毒有滅活作用。炎琥寧系植物穿心蓮提取物,穿心蓮內酯經酯化、脫水、成鹽、精制而成的脫水穿心蓮內酯琥酸半酯鉀鈉鹽。具有明顯的解熱、抗炎及鎮靜作用;能對抗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能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機體對抗病原體感染的能力;可促進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加強體液免疫功能,促進CD4、CD8水平的變化,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國內有研究表明應用炎琥寧靜滴治療秋季腹瀉取得良好效果,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本文采用炎琥寧靜滴聯合經皮給藥儀治療秋季腹瀉,結果表明:經皮給藥治療儀輔助炎琥寧靜滴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組的總有效率高于病毒唑組及炎琥寧組。經皮給藥治療儀是采用國際先進的透皮吸收周期性電離治療系統(TPIS),通過熱療和促進劑(水化劑、透皮劑、角質層剝離劑)的應用對皮膚進行預處理,增加皮膚的通透性,然后通過脈沖電流增加藥物分子的驅動力,將專用電極內的有效成分與皮膚滲透劑組成的藥貼作用于穴位,使其有效成分通過皮膚以恒定的速度進入體內。并結合中醫經絡理論,通過相應穴位的刺激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扶正驅邪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的功效。專用藥貼含當歸、五味子、木香、烏梅、馬齒莧、蒼術、白芍等多種中藥成分,具有消炎退熱,溫中祛寒、健脾止瀉作用。并且利用終端電極作用于相應的穴位上,進行復合波刺激,加速血流,改善腸道血液和淋巴系統循環,增加腸道血管通透性,減輕腸道損傷部位炎性滲出的速度和程度,加快炎性物質的吸收和排泄,從而提高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由上可見,炎琥寧靜滴聯合經皮給藥儀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效果好,縮短患兒患病時間,不良反應少,值得基層醫院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建新,王一飛,李貴生.穿心蓮內酯及其衍生物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3,26(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