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東
摘 要 目的:觀察依達拉奉聯合降纖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單用降纖酶及依達拉奉聯合降纖酶治療。以療程14天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3個月時Barthel指數評分為標準觀察療效。結果:兩組療程14天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3個月時Barthel指數差異有顯著性意義。結論:依達拉奉聯合降纖酶治療急性腦梗死安全有效,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 依達拉奉 降纖酶 急性腦梗死
2011年1月~2012年2月采用依達拉奉聯合降纖酶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
入選標準:①在24小時以內的急性腦梗死;②經頭顱掃描排除出血性卒中;③伴有明確的肢體癱瘓(肌力N級及以下);④年齡35~80歲;⑤血漿纖維蛋白原(FIB)>1.5g/L。
排除標準:①合并意識障礙患者;②有明顯出血傾向或血小板<80×109/L;③血壓>180/120mmHg且經治療持續不降;④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⑤心房纖顫;⑥可疑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⑦有出血史、消化道潰瘍或血液系統疾病;⑧合并妊娠;⑨過敏體質。
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48~75歲;前循環綜合征28例,后循環綜合征2例;治療開始時收縮壓150.5±26.5mmHg,舒張壓95.7±15.9nunHg;神經功能缺損計分18.2±11.5,其中輕型17例,中型10例,重型3例。B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6~73歲;前循環綜合征29例,后循環綜合征1例;治療開始時收縮壓150.0±15.2mmHg,舒張壓95.9±14.6mmHg;神經功能缺損計分17.9±10.8,其中輕型18例,中型9例,重型3例。兩組以上指標經統計學檢驗無顯著性差異。
治療方法:A組給予依達拉奉聯合降纖酶治療。依達拉奉30mg加入生理鹽水100ml中靜滴(30分鐘內滴完),2次/日,連續1周;降纖酶首次劑量10U,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滴,隔日后每天5U,總劑量30U。B組給予降纖酶治療,劑量同前。其余用藥及康復治療兩組相同。
觀察指標:用藥前后監測血漿FIB水平、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尿常規、大便常規。觀察出血性事件。病情變化時查頭顱CT。療程第14天按中國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量表計分標準計分。以6個月時Barthel指數為標準,確定生存狀態,以增分率判斷療效。
統計學處理:數據統計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統計方法為兩樣本t檢驗。
結 果
兩組在治療及隨訪過程中無1例死亡。兩組療程第14天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見表1。
兩組6個月時Barthel指數,見表2。
討 論
目前,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主要是改善缺血半暗帶的血流灌注以及減輕腦損傷兩個方面。降纖酶是從尖吻蝮蛇或長白山白眉蝮蛇蛇毒中分離提取的一種單成分類凝血酶,主要作用機制是促使內皮細胞釋放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降低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PAI),促進纖溶酶生成而溶解血栓,降纖酶還能分解纖維蛋白原,抑制紅細胞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力和血小板聚集度,制血栓形成,減輕血管閉塞,從而改善缺血部位的血流灌注。在改善腦灌注之后為了降低腦損傷,尤其是降低再灌注損傷,應當使用神經保護劑來保護缺血腦細胞。依達拉奉是一種強效的經自由基清除劑及抗氧化物,由于其分子量小,血腦屏障穿透率約60%,靜脈給藥之后可以清除大腦內具有高度毒性的氧自由基及抑制脂質過氧化。該藥可以抑制腦細胞的過氧化作用和延遲神經細胞死亡,并且可以減輕腦缺血和腦缺血引起的腦水腫和組織損傷,在各種腦缺血模型中顯示出對腦缺血有著非常好的保護作用[1]。目前已經有文獻資料表明,依達拉奉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在發病早期的近期神經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亦能改善遠期的日常生活能力[2]。研究表明,依達拉奉和腦中風急性期使用的各種藥物合用時,沒有發現相互的藥效降低,并能增強主要藥物的藥效,安全有效[3]。
本文結果顯示,依達拉奉聯用降纖酶在病程14天以及6個月時患者恢復情況均較單用降纖酶明顯,差異有顯著性,并且合并腦出血等并發癥沒有顯著增加。因此,依達拉奉聯合降纖酶對加快患者恢復有重要意義,安全有效,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