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玲
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我國2300多萬聽力殘疾患者中,7歲以下兒童8萬之多。目前我國也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展了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為了探討基層醫院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運作模式,以提高新生兒聽力篩查率和復篩率,篩查出聽力障礙兒童,減少聽力殘疾的發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康復的目的,文祖鎮衛生院于2004年5月開始,對新生兒開展此項工作,觀察體會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4年1月~2012年5月接產新生兒681例,其中剖宮產238例,順產443例。胎兒宮內窘迫86例,新生兒窒息6例,早產兒3例,低體重兒5例,父母有遺傳性耳聾0例,父母近親結婚0例,母親孕期用過耳毒藥品0例,新生兒面部畸形0例,早破水12例,新生兒吸入性肺炎11例。聽力高危新生兒14例。
方法:①新生兒聽力篩查儀采用的是加拿大瑞利集團生產的誘發畸變耳聲發射儀。它操作起來比較簡便,而且是有顯著敏感性儀器。比較容易被工作人員掌握操作方法,使這項工作短時間內實施。②新生兒聽力篩查程序:由于新生兒出生后1~2天,中耳內可能有羊水殘留,影響測試結果,故測試自生后3天以后進行,一般選在小兒進食入睡后進行檢查。測試結果是“PASS”表示聽力通過,“REFER”表示需復查。第1次為通過者滿月時復篩,還未通過者,需轉到濟南市兒童醫院做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檢測,進行下一步診斷。也會對這一部分小兒進行定期隨訪。③測試環境的要求:新生兒聽力篩查室選擇在比較安靜環境,噪音不超過40分貝。④新生兒的狀態:最佳的測試狀態是孩子不哭不鬧,最好是在小兒自然睡眠時獲得結果。因此在喂飽后1小時左右測試,必要時可撫觸小兒頭部,使其安靜。⑤嬰兒測試位置的選擇:嬰兒朝一側睡時先測試耳朵朝上的一面,輕輕牽拉耳廓使耳道變直,然后將探頭輕輕放入外耳道,覺醒的孩子可抱在懷中安撫測試。⑥衛生問題:為了預防交叉感染,在測試前操作者要洗凈雙手,給每個嬰兒測試后,都要將探頭頭部用酒精進行擦拭。
結 果
出生后17天以內初篩的新生兒554例,占初篩人數的81.5%;18~28天初篩119人,占初篩人數的17.5%。初篩異常53人,占初篩人數的7.8%。復篩異常3人,占復篩人數的5.7%。最后經上級醫院確診,聽力異常0人。未篩查人數8人,占出生總數的1.2%,未做篩查的原因,有5人是因為出生后長期外地居住,不能及時回我院篩查,已經囑咐本人在居住地有條件的醫院檢查。另外3人聯系不上。
討 論
兒童語言快速發展階段主要在0~3歲。實施聽力篩查,能夠對大多數聽力損傷嬰兒進行早期診斷,進而有效地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盡可能的減低聽力損傷對兒童的不良影響。基層衛生院主要是通過耳聲發射的電生理技術,在新生兒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一般1~3分鐘就可以完成檢測。一般在生后3天對新生兒進行初次篩查,初篩未過者,滿月訪視時再進行復查。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左右到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進行聽力診斷檢查,確診為聽力損傷者應及時到??漆t院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
初篩的準確性與儀器設備、分泌物、嬰兒情緒、設備探頭放置耳中是否讓嬰兒感覺舒服、操作人員責任心及操作是否規范,都會影響檢測結果,所以,如果初篩未過,應對家長做好解釋,以免對家長造成精神壓力。
為使新生兒父母能更好地配合聽力篩查工作,增加了聽力篩查的宣教次數,使新生兒父母充分了解聽力篩查的重要性。在測試中注意,必須相對人員固定操作,必須進行操作前培訓,熟練掌握聽力篩查儀器的使用及測試程序。聽力篩查工作關系到每位新生兒的未來,因此應以法律的觀點認真對待篩查工作。尤其是以下幾種類型的患者應特別重視:有先天性遺傳性耳聾病史者,母親在孕期有宮內感染,新生兒出生體重較輕,新生兒溶血或高膽紅素血癥,出生時有嚴重窒息者,由機械通氣障礙的病史,頜面部畸形,新生兒出生后使用了氨基甙類抗生素等耳毒性藥物,因外傷或產傷導致的顱部異常,患有細菌性腦膜炎或有顱內感染的新生兒,父母或監護人認為有聽力語言發育遲緩的情況,有嚴重畸形。
如果聽力篩查被早期診斷,在6個月時開始進行康復治療,兒童的語言發展會接近正常嬰兒,因此,嬰幼兒聽力障礙篩查治療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早期發現病變、早期診斷、早期進行干預、早期進行康復語音、語言訓練,最大限度的減少聾啞殘疾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