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巴覺
摘 要:小學德育主要是養成教育。談了小學三方面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德育;重要性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小學的德育主要是養成教育。讓小學生從小養成懂得守紀律、關心他人、尊敬師長、愛護公物、勤儉節約、不怕困難、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只有發揮德育的功能,學校的各項工作才能順利地進行。
小學德育工作是廣泛多樣的,下面就三方面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分析。
一、少先隊組織活動的重要性
少先隊是學校中學生集體組織,他們的活動是自己教育自己的最好形式。組織少年兒童參加隊會儀式活動,夏令營、“六一”手拉手活動以及各種文化、科技、文娛、體育活動、國旗在我心中等主題愛國主義教育等。開展這些活動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覺悟,鍛煉意志,養成勤于思考、互動協作、遵守紀律等優良品德行為。
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這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
只有班主任工作做好,學校才能強有力地掌握基層學生集體,教育好每個學生。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不但是聯系各科教師與組織的紐帶,而且起著溝通學校、家庭的橋梁作用。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促進者。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做好家訪、家長工作,爭取社會有關方面配合
班主任是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紐帶,班主任進行家長工作的方式很多,主要有家庭訪問、建立書面聯系和召開家長會等,班主任要注意工作的目的性和計劃性。
2.選擇和培養好班干部
好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召開班委會時廣泛地聽取學生意見,運用民主方式讓學生參加評選,這樣選出的班干部有一定的威信,日常對班干部進行教育和培養,鼓勵他們大膽工作,使他們既得到了鍛煉,又減輕了班主任的負擔。
3.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班主任要根據德育工作安排和本班級實際情況相符的遠、近期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明確全班和小組正在努力奮斗的目標是什么,從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在班內實行“一幫一、一盯一”等活動,通過競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品德與社會課程安排的重要性
品德與社會課一直被稱為“副課”,沒有引起更多學生的關注。而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它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任,但隨著形勢的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并非那么容易,單純的說教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要讓學生喜歡品德與社會課,從增強趣味性,激發學習熱情入手。對于品德與社會教師來說,小學開始設置品德與社會課程是為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品德與社會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一門全新的綜合課程,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和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重要任務。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縣扎西崗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