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潞
摘 要:自從江蘇省實行“3k+2B”高考模式以來,高二年級參加的學業水平測試日益成為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環節。文理分科后學生在學業水平測試中得A以獲得高考加分成為樹立學生信心以及幫助其順利實現夢想的關鍵一步。在所有的學業水平測試學科中,歷史學科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現在的歷史不僅檢驗學生的人文思維,更增加了邏輯理性思維的考查。它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不謀而合。
關鍵詞:學業水平;新課程;高層建瓴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要求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批判與創新的素養。在此精神指導之下,高中歷史學業水平測試的教學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與創新。下面我就以2013年江蘇學業水平測試為例,來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分析卷面,了解測試動態
以剛揭曉的2013年江蘇小高考成績為例,從整體上來看,今年試卷的難度較去年有所降低,但是拿A加分的難度仍然很大。從考點覆蓋面來看,一級子目是考試的主要面,僅有“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沒有涉及,二級子目的覆蓋率則達到84%,新增考點中對“宗法制”“古代官營手工業”“赫魯曉夫改革”進行了考查。換言之,今年小高考所考查的寬度和廣度進一步拓展,達到了“放C攔A”的目的。
從題型上來看,今年的選擇題題目組合類的題目出現較少,大多采用文字材料、圖片的形式呈現,在考查學生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側重考查學生對歷史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運用的能力;而文字材料題,對學生的歷史分析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圖表型題近年也是考試采用較多的形式,從今年出現了6條題目可以窺見一斑。從考點分布情況來看,其中必修一占26分,必修二占24分,必修三占10分。從分值的分布來看,與考試說明中試卷分值比例必修一占40%相吻合。
二、提高教師自身能力,高屋建瓴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引路人”角色,教學中需要將課堂交給學生。從字面上來看,教師是“輕松”了,其實是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更高了。教師不僅要能帶領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進行梳理,更重要的是要能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包括史學意識、史學能力等等。
(一)史學意識的培養
史學意識是在處理歷史或與歷史相關問題時,能夠自覺想到應從哪個方向、途徑去思考、學習、質疑和探究。
1.樹立“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邏輯意識
分析歷史問題時,首先確認相關史實是否真實、可靠、有效,堅持有什么樣的史料確認什么樣的史實這一原則;在史料不充分的情況下,應堅持自我探索、發現和質疑的原則。
2.樹立還原歷史情景意識
歷史是當代史,分析任何一個歷史現象、問題時,教師都應盡力做到把歷史人物、事件、現象放到當時具體的時間、空間下進行分析、思考和比較,理解其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對當今的現實意義。
3.樹立歷史發展的意識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進步,歷史認識也會隨著新的發現和研究不斷變化并逐漸接近客觀事實,應尊重不同的歷史分析見解和觀察視角,多思考、多求真,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二)史學能力的培養
根據新課改理念要求,學生的能力培養即“三維目標”,就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與態度觀三個層面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
歷史教師需要知道基本史實及其解釋和評價,并能理解歷史學基本史實的解釋和評價。
2.過程與方法
歷史教師解決歷史和與歷史有關的問題時,在新的情景中,要具備運用歷史信息的經歷和體驗,按一定目的收集、鑒別、整理和歸納史料中有用信息的能力及運用史料觀察、思考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歷史教師在新的開放的歷史情境中,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展現出健康健全、積極進取的人生傾向。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參與中成長
由于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的時間比較緊,任務重,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1.課前
課前準備歷史預習案時,要根據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分層設計材料和問題,“了解、知道”是書本上的基本知識,“理解”是稍微“轉彎”就能解決的問題,“認識”以歸納或總結來提升學生的能力。問題的設計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這樣,學生學習由易到難,也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推動歷史教學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2.課堂
課堂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參與。比如,課前檢驗預習任務時,我通常會讓2、3名學生上講臺,以“小老師”的角色將他們的預習成果匯報給大家,然后再由其他學生加以補充。這樣既能節省基礎知識梳理的時間,又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又可以將學業測試的要求分為若干小問題,將學生分成對應的小組進行討論,在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后教師總結,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課后
課堂教學任務完成后,通過學生自主思考,相互提問,相互檢測的方式來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教師僅僅需要從宏觀上進行指導就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我的實踐證明,運用科學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構建終身學習的知識框架,在歷年的學業水平測試中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所以,我相信每位教師都是一名成功的創造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教無定法”,唯有靜心鉆研才能成功。
(作者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斜橋中學)